哇——
賊人戰陣頓時不整。彷彿斷了兩顆大門牙,暴露馬腳。持刀賊捕大吼一聲,頂盾撞入缺口!
延熹三年玄月,琅邪賊勞丙聚眾謀反。攻冇琅邪屬縣,殘害吏民。朝廷以禦史中丞持節督州郡兵進剿義兵,不能勝。十仲春,朝廷又以中郎將宗資帶兵攻打,勞丙兵敗。延熹三年十一月,泰山郡人叔孫無忌聚眾而反,攻殺郡都尉侯章,又攻破郡縣。朝廷使討寇中郎將宗資督州郡兵進討,未服。因而朝廷專派公車征任皇甫規為泰山太守。皇甫規就任後廣設方略,不久便安定了兵變,叔孫無忌兵敗投降。
合擊術!
身披蓑衣,頭戴鬥笠的一群人,渾身短打,腳穿草鞋,敞胸露懷,非常彪悍粗暴。而另一幫人束袖綁腿,穿短衣大袴,頭戴平巾幘,草帽皆背於腦後,氛圍莊嚴。
三叔騎烏桓戰馬,護在車後。
三人在前,鋼刀高舉。兩人在後,抬手便射!
血花迸濺。
將空酒甕擲與案上。疤臉壯漢,一把拂去鋼髯上感染的酒漬,隻手提刀,驀地站起。
那群衣衫不整的粗暴悍匪,便是泰山賊。而與之相峙的一群人,應是縣中‘賊捕掾’了。賊捕掾,主捕盜賊的小吏。亦稱‘賊捕’。
三叔去拴馬,母親撐傘下車,與劉備先入亭舍。
刀刃劃鞘之聲,不斷於耳。忽聽咚的一聲響,鬥笠齊齊散開,暴露了被圍在正中的賊酋。
三叔和黃忠自當被請去赴宴。這個年代,宴會是一件大事情。宴客用飯,可冇有後代那麼簡樸。想我高祖,堂堂沛縣泗水亭長,都要去席上蹭飯。為了入上席就坐,吃些好酒好菜,還詐說‘出賀錢一萬’。
眼看便要到手。賊酋嘶吼一聲,抬腳便踹!
本想明日就走。大舅苦留。這便連住三天賦出發歸鄉。剛過範水,天氣漸黑。頭頂烏雲占有,似有大雨。又行數裡,急雨滂湃。這便駛入路旁的亭舍避雨。
年前是外祖父,年後是外祖母。天大的喪事,母親身然是要去的。這便找來三叔和黃忠,商按光陰,前去範縣。
兩撥人是巧遇還是約戰,劉備並不清楚。獨一清楚的是,本身一家卻平白無端的撞了出去!難怪出去時,總感覺少了些甚麼。現在想來,亭卒亭吏一個都不在。不是跑了,便是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