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的手套,多是連指手套。拇指分開,其他四指裹在一起。
隻留書一封,讓田驊投到了劉備府前。寥寥數句,卻筆筆滿含情義。數年前及冠,恩師為他取表字:伯圭。伯,乃排行。圭,古玉器也。劉備卻從未稱呼他表字。正如蘇雙還常常會直呼劉備其名一樣。
三部鮮卑血戰攻城時,自是最好機會。見事不成為,故而代之以替人端坐王座,真身則金蟬脫殼,遠遁而走。血戰以後,鮮卑三部皆喪失慘痛。便想爭大單於之位,亦故意有力。唯有再次集合到檀石槐身邊,抱團取暖,強大陣容。護檀石槐北上高車借兵。
不就是後代的防刺手套嗎?
物料齊備,良工浩繁。‘赤麂鎖環尉’,可充足製造。盾弩手親測,不但可防絞盤磨傷、刀割劍刺,戴上赤麂鎖環尉,竟妙手抓白刃而無傷。
此中難點,撤除拉絲,就是熔接。劉備本覺得非人力可及。不料工匠竟很快試造結束。並熟能生巧,發揚光大。時下的匠人,實在是太刁悍。
檀石槐看中的,唯有他本身。
草擬的爵位軌製,劉備先遍傳家臣。集思廣益,再行公佈不遲。
劉備抽暇又去了將作館。
少時老友,皆已長大。劉備不堪唏噓。
邑民皆翹首以盼。
將為盾弩手裝備手套的設法,說與夏馥、蘇伯二人。
一黍為分。非常為寸。十寸為尺。十尺為丈。十丈為引。
蘇伯又說,大彆山蠻上繳的皋比衣盾中,就有很多赤麂皮。這便拿來縫製‘赤麂皮尉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