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入薊王家,便是薊家人。饒是仙門,亦不例外。與夫君同甘共苦,休慼與共。上元、雲華,食髓知味,甘之如飴。知王母隻請舞陽君,赴瑤池仙會。而婉拒薊王。心中失落,可想而知。

時人慾求長生者,眾。此去西王母門下,何嘗不是,絕好歸宿。

更加老將至矣。為何舍半生安閒。忽舟車勞累,遠赴五千裡以外。上元、雲華等人,百思不得其解。

自出臨鄉王都,西行五千裡。已過月餘。隨行雲霞衛,薊王未幸一人。皆是二妃並七美人,侍寢至今。床笫之間,耳鬢廝磨。抽得半晌閒暇,薊王得聞。『玄素術』,非王母不結婚傳。且巫山神女,亦不成或缺。

“喏。”紀維容、安法興,異口同聲。

玄素二經,非同小可,等閒不過傳,亦循門派故例。正如鄭玄東歸,馬融喟然謂門人曰:“鄭生今去,吾道東矣!”

隻需,薊王三興,炎漢得存。鐘存等部,順下高原,搬家隴右,局勢不減。賜支都護府,築路通渠,營城造樓,不竭開墾高原。西王母國,斷不會等閒毀滅。

且,唯有二家合璧。奏響上古神曲,九天玄女,亦或是九幽素女,方能飛降靈台。

“本來如此。”薊王亦不強求:“二位玉女,且回稟王母。孤,敢不從命。”

薊王所修,乃出巫山神女派《玄女經》。另有《素女經》,為西王母派不傳之秘。二經相合,方為『玄素術』。

更有集房中大成者。比方容成子之容成術。然玄素術,卻無人習成。隻因,西王母並巫山神女,上古仙家,可遇而不成求。二家得遇其一,已是叨天之幸。何況二家兼修。

時下,經學門派浩繁,各有家傳。可知,仙門亦不例外。

不赴瑤池,位列仙班。如何求得王母,親傳《素女經》。話說,薊王所求,王母焉能不知。拒邀薊王赴宴,便是拒傳《素女經》於劈麵。

“諸川”,類“諸州”。乃指兩山之間,狹長穀地。如女王所居“康延川”,關中八百裡“秦川”,皆如此類。

換言之。西王母國,政教同體。時下正由母係部落聯盟,向女王製城邦,快速轉化。

隻是,為何獨邀舞陽君赴會。

以崑崙山為界,西南至大雪山。皆為西王母國。賜支河首順下,今皆歸賜支都護府所轄。換言之,此時,薊王已置身西王母國境內。

臨來時,薊王擢升上元、雲華,為妃。稱“元妃”、“華妃”。門俸亦水漲船高。王子登、董雙成、石公子、許飛瓊、婉淩華、範成君、段安香,七玉女,仍為美人。以作辨彆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