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妨。拍拍後背,自行翻下便是。此民風,比古羌饒妻製,尤顯蠻荒。正因如此。焉能與我主相配。

夷洲“四周皆是山溪”。中心山脈,雨水豐沛。自上而下,分流四方。會聚成溪。且枝津交叉,水溝縱橫。隻需曉得途徑,便可逆流而進,穿行全島。

禮畢,山夷普天同慶。薊王感同身受。原路下山,薊王於船上大堂,設席接待。並代為上表,求東附大漢。

逆入濁溪,沿山夷所指,穿越迂迴,日落時,已到達白石山腳。

率善君長,與歸義君長分歧。歸義,乃內附漢土。率善,意為服附大漢,可仍居本土。除此以外,另有“親漢君長”。若得和親,或和親後代,或可稱之。

“舅姑子父,男女臥息共一大床。交會之時,各不相避。”所謂大被同眠,不過如此。

國情民情,皆爛熟於心。不比夷洲“地無霜雪,草木不死”。此時薊國已千裡飄雪。薊太倉廣僦民船,轉運今季新穀。均衡倉儲。各地船商,亦趕在河海冰封前,大肆販購新穀,轉運南北。今季冬寒,冰凍早生。聞大河背陰河灣,已生薄冰。雖尚不影響水路,卻也不成不防,一夜冰封。

風雨欲來,血光再現。

會盟乃是必定。結為兄弟之邦,猶不滿足。若能再結秦晉之好,乃親上加親也。

艦船,亦是強大的矯捷後勤。糧草輜重,皆載於底部堆棧。隨取隨用。每艘橫海大艦,又是一座水上塢堡。攻防兼備,來去自在。其便當,遠超設想。

千帆遠去,如叢雲儘退。送彆豪酋,心生慨歎。和親之心不死。

濯港統統便當,遂對山夷開放。諸多山溪入海口,特彆北部淡水河岸,多處新港皆已籌建。

河邊山夷,正環繞篝火,載歌載舞,喝酒作樂。

俗謂趁熱打鐵。心結儘解,一眾豪酋,如何能放過薊王這尊金佛。

麋集商定於泉州立夷洲大使館等,諸多事件。再與一眾豪酋,把酒言歡,依依惜彆。薊王拔錨起航,奔赴日南。

溪邊下寨,燃起篝火。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。鬥艦比船宮,天然是小。然比起山夷來往獨木舟,亦稱大艦。山夷初級造船術,與倭人不逞多讓。

三日來回。儘收山夷民氣。

“可也。”薊王欣然應允。

遂領眾豪酋入後殿一重。轉乘天梯,降入船腹。

敗興而來,縱情而歸。

何車騎今雖無實權。然萬餘西園衛,卻不成小覷。投鼠忌器。少帝亦不敢等閒發難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