豪傑遲暮。劉備心中微歎。
足見漢軍兵甲之利,勇武無匹。
最關頭。雄師兵分三路,出關兩月,轉戰千裡,麾下很有死傷。空耗糧草,彆無寸功不說,還險遭大敗。若就此退兵,朝堂之上又該如何交差?若不能勝,立下的軍令狀又該如何交代?
麵對精銳豺狼騎,主力儘出的三郡烏桓卻全麵崩潰。此戰斬蹋頓及名王以下十餘人,俘虜二十餘萬。
不是說城中無箭!
最後一戰,無需藏拙。
嗡——
如虎入群羊,殺入鮮卑大營。斬馬刀擺佈劈砍,一起斷頭無數。馬踏聯營後,又透陣殺出。直衝鮮卑亂軍而去。亂甲士頭攢動,摩肩接踵。劈砍已無用,大漢馬隊紛繁縱馬踩踏。一時血崩如雨。棄馬攻城的鮮卑雄師,猝不及防。慘死於鐵蹄之下。被踏成肉泥!
三人亦在馬背上抱拳回禮。待門敞開啟,這便領兵入城。與劉備相見。
三部鮮卑大人,卻比如驚弓之鳥,各領親信奔逃不提。
百口長幼,一門性命。展轉反側,夜不能寐。隻是想想,便遍體生寒。
見劉備少年竟未及冠。護烏桓校尉夏育,破鮮卑中郎將田晏、匈奴中郎將臧旻頗多感慨。
“國恒以弱滅,而漢獨以強亡”。
劉備不敢怠慢,順次回禮。
不為殺敵。隻為數萬大漢精騎,炎漢四百年赫赫威名不墜。
自古豪傑出少年。
跪地投誠的鮮卑降兵,亦被麻繩鎖鏈捆綁成串。三路主帥,護烏桓校尉夏育,破鮮卑中郎將田晏、匈奴中郎將臧旻殺透重圍,趕到城下。
我大漢朝就是有一股源自販子,磨礪江湖,雄踞四海,傲視天下的痞氣。
忽聽陣中號角聲起。便有一隊鮮卑精兵離開戰役。三部鮮卑大人隔空互望,心有靈犀,亦紛繁吹響撤兵號角。
即便勝券在握,劉備也涓滴不敢放鬆。城頭弓手嚴陣以待。拒馬鹿角,塞門刀車,籌辦齊備。這才命人裁撤門洞內的方磚。鮮卑雄師早已潰敗。臨陣脫逃的三部鮮卑大人,自有烏桓、匈奴去追。大漢虎賁儘力收割藏在鮮卑營地內的殘兵。至於陣中那座金光燦燦的黃金王座,已被兵士團團圍住。
少君侯與起於微末,興前後兩漢四百年的兩位先祖一樣,有一股天生的痞氣。
劉備親臨城垛,抱拳施禮。
超出跪地請降的鮮卑軍人,叢叢高舉的雙手。劉備將目光投向閃閃發光的黃金王座。王座上,一身皂紗,黑巾遮麵的鮮卑大單於一動不動,好像雕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