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宮並無宮長。平時由函園朱紫統禦表裡。望樓女仙從旁策應。來往手劄皆由馬氏等妃嬪打理。船艙高低,海員、百工自有所屬。
薊王手持千裡鏡,遠眺茅尾海過萬船戶。見舟船收支有度,泊船涇渭清楚。似佈下舟船大陣。薊王遂笑問:“誌纔可識得此陣。”
皆遠遁辟禍也。
劉備心領神會:“郭奉孝之智,不下誌才。鳳凰於飛,安定三南。今又練習水軍大陣,必為南征林邑所備。”
加上三洲港城,江表十港猶未滿。
煌煌天漢,母憑子貴。
安素雖晚來。然卻頗受夫君寵溺。此次伴駕南下,足見普通。太妃已命四方館長朱建平,親身相麵。言,安氏、馮氏皆有宜男大貴之相。太妃焉能不喜。
薊王已與新任甬東令董正商定。待中山洲辟滿三縣,可為中山守。若辟滿五縣,可為中洲尹(牧)。
安素為船宮長禦。船宮表裡,皆由其統禦。換言之,侍寢妃嬪,亦由其遴選。
不但有東孝西直之鳳凰於飛郭奉孝坐鎮。另有嶺南大巫回祿後嗣定居。茅尾海內寬口窄,形似布袋,狀如巨湖。海岸線長約三百裡。南北縱深約四十五裡,東西最寬處約三十裡。最深處可達百二十餘尺。風平浪靜,經年不凍。好像一麵明鏡,嵌於北部灣畔。飛行茅尾海上,彷彿泛舟於龐大鏡湖當中。
洛陽與南陽,乃叔侄相爭。薊王遠征林邑,一定冇有避嫌之意。二宮太皇、太後生母舞陽君並洛陽送嫁人等,皆伴同南下。有識之士,稍作考慮,便知此中另有深意。
女尚書,宮中女官名。掌宮中事件。始見於今漢。“(明帝)常遊宴在內,乃選女子知書可托者六人,覺得女尚書,使典省外奏事,處當畫可。”職責略同中書。
須知,薊國四百城港,整齊齊截。太妃早有言在先。凡薊王子嗣,毋論男女,非論出身。待長成,皆可得一縣之地。
尹,本是處所行政長官。戰國已置。漢時為都城行政長官,其前冠以地名,如京兆尹、河南尹等。薊王取其本意,以尹(治)天下。特彆外洋荒洲,不毛之地,地廣人稀。闊彆大漢本土,若用洲(州)牧,不應時宜。洲與州,一水之差,天壤之彆。故薊王沉思熟慮,以“尹”命之。
得薊王滴露研珠,磨礱浸灌。珠胎暗結,或早或晚。如此巨利,焉能不動心。
水衡都尉艦隊,伴駕擺佈。同赴南醴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