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卻忘了,若無天下共濟,洛陽早已彈儘糧絕,百官野菜充饑,百姓易子而食。說到底,薊王居功至偉。先前,洛陽子錢家,奉薊王命,貰貸封君列候,亦如此例。封君縣主,得衣食無憂。紛繁遷入函園九阪懸樓居住。再聞八關交由輔漢大將軍,薊王劉備守備。頓覺放心。

古往今來,莫不如是;無有例外,無可免俗。

軍門都尉與關都尉近似,秩比六百石。王宮舍人秩千石。因而加官至雙千石俸。待**功,再擢升不遲。如前所言,四百石以上,乃薊吏分水嶺。再加歲俸,華雄年入千萬。如此厚祿,聞所未聞。乃至於發薪日,見賬戶一長串數字,華雄覺得目炫。定睛再看,又覺得貲庫屬吏筆誤。

特彆通邑多數:長安、洛陽、宛城、臨鄉。商貿之富強,遠超設想。此還是亂世。若等承平,又是多麼之亂世。

另有一人,後將軍董卓帳下督華雄。願賭伏輸。與張飛一戰落敗,單騎入軍堡。弓馬純熟,精通技藝。能與徐晃戰成平局。軍正沮授,保舉薊王,拜為軍堡“軍門都尉”,兼領王宮舍人。掌守虎帳門禁。“軍中聞將軍之令,不聞天子之詔。”足見軍門都尉之慎重。賜吞光黑龍鱗,千裡斑豹駒。專屬兵刃,亦在抓緊鍛造。

薊國名產,發賣天下。薊商皆有五大夫爵。為各地郡守、縣令,座上賓。稱“薊大夫”。足見一斑。天下銅錢會聚薊國,鍛形成四出文錢,滋長薊鈔暢通。

黃巾亂時,司隸及周遭百姓,齊奔洛陽。大將軍何進卻命八關都尉,嚴守關隘,不準入內。因而流民大量堆積,眼看暴動期近,遂退而求其次,準予流民當場造草屋掩蔽。黃巾以後,群盜蜂起。便有流民大膽歸鄉,不料田宅早被豪強圈占。遠親四鄰,皆裹挾入豪強塢堡,淪為農奴耕戶。苦不堪言。加上,先前各地廉潔父母官,皆被歸為“關東罪官”而發配大震關。乃至贓官貪吏與豪強大姓,沆瀣一氣,狼狽成奸。求每天不該,告地地不靈。乃至返鄉百姓,本身難保,被舉家掠入塢堡。

華雄自發受之有愧,心生忐忑。然薊王卻不覺得然。能擋張飛之矛,可入準一風行列。當與徐晃、顏良、文醜,伯仲之間。足可為二千石官。今不過受領千石俸,如何能驕傲。

暗裡問過張飛。張飛亦如劉備所言。讓他放心國事,切莫見疑。

以官俸養親,時稱“祿養”。

屬吏也是見慣不怪。和顏悅色,為其講授薪俸構成。華雄這才幡然覺悟。屬吏言道,凡薊國六百石官,皆在王都內城,另有府邸一座。前後二進院落。可將家小遷入安居。若開設家庭戶,薪俸可異地支取。臨行前又道,以都尉之薪俸,可自聘書佐、主子。諸如此類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