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有輜車,尋路上山。沿途將各營所獲,悉數記錄入冊。而後交由庖人,剝皮抽筋,開膛破肚,塗抹炙烤,犒賞百官。
窺一斑而知全豹。昨晚光亮殿大宴,觥籌交叉,擊節而歌。一夜酒醒,本日縱馬張弓,箭射走獸。白矢、參連、剡注、襄尺、井儀,隨性而發。凡有所出,必有所中。
薊王先擊,世人齊發。走獸紛繁中箭倒斃,幼獸悉數放走。
“本來如此。”陳琳幡然覺悟。薊王昨夜命人? 捕獲活物? 塗抹金粉。本日放歸山林? 令百官射獵。
許子遠笑答:“此來冬狩,主公命軍市令同業。犒賞之物,必出軍市。”
恰是頭壯碩公鹿。
略作考慮,許攸這便笑答:“乃出梁冀園中銷金兔。林中走獸? 主公必令人以金粉塗之。謂之‘銷金’。”
四書不精,五經不通,六藝不全。六樂、五射,六書,九數,文武雙全先不談。
一傳十,十傳百。人儘皆知。
“銷金兔!”忽聽右翼疾呼。
見其馬後倒懸銷金兔,陳琳不由慨歎:“聞,徐元直,嘗為人報仇,白堊突麵,被髮而走,為吏所得,問其姓字,杜口不言。稍後得脫。於是棄其刀戟,更(換穿)疏巾單衣,折節學問。前有班定遠‘投筆從戎’;今有徐元直‘棄刀問學’。皆我大漢之風也。”
《周禮》:“養國子以道,乃教之六藝:一曰‘五禮’,二曰‘六樂’,三曰‘五射’,四曰‘五禦’,五曰‘六書’,六曰‘九數’。”
稍後,號聲四起。
“何不早說。”許攸不及答話,陳琳已打馬先行。
我會用計!
百官馳逐,從車緊隨。標記獵取? 彌補箭矢? 亦或是改換馬匹。一場冬狩大典? 勞師動眾? 破鈔人力物力? 非大國不成為。
凡言名流。無有不精通六藝者。
亦稀有箭,齊頭並進,射中驚鹿。乃國中諸校。
一言蔽之。四書、五經、六藝,與時人餬口? 息息相乾。不成或缺。赤條而來,兩眼一爭光。除了扮傻充楞,假裝失憶。需求儲存技術? 一概不會。舉步維艱? 餬口尚難自理? 何談出人頭地。首當其衝,與時人玩不到一塊去。
金翎箭,一擊即中。
用後代話說。既修煉文學設想思惟,又兼顧數理邏輯思惟。文理不偏科。
“銷金鹿!”又聽右翼疾呼。
“何謂銷金?”陳琳忙問許子遠。
話說,置身走獸獵場,人馬突奔如雷。鳴鏑不斷於耳。擺佈皆張弓搭箭。若非君臣同心,忠義之士。稍有不慎,一命嗚呼。故追魂弩,隻配繡衣吏。百官箭上,皆做標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