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權驅寰宇,滅儘佛國,又免疫仙術,漢家之主。於諸夏仙門而言,重厚利好,當真千載難逢,可遇而不成求。
“不然。”畢竟身入雲台觀(邸),坐享國俸。封君達深知薊王行事:“若一心求佛,何必年俸億錢,助王母複國,守備崑崙。”
人活一世。終歸有所欲,有所求。仙門亦不例外。
蜀中金堂山,龍橋峰。
共入金堂,賓主落座。
“仙姑願助薊王,權驅寰宇乎?”
“但是黃金台,四方館,群仙會時。麻姑盜采麒麟之菁,行千裡投懷乎?”李真多早有所料。
由東郭延年,道明來意。
“薊王納仙門入宮,助王母重修西王母國,禦西佛於國門以外。更有天光三殿,(觀)天閣女仙,常伴身側。便是巫山神女,亦甘為王所驅。故,貧道竊覺得。觀天閣,當有仙姑一席之地。”青牛師道破來意。
“麟子果然種出薊王。”李真多笑中彆成心味。
若能助薊王一統寰宇,可修成真仙否?
“公然如此。”張薑子已有所悟,卻話鋒一轉:“然薊王與佛門莫大乾係。聞安世高兄妹,皆與薊王訂交莫逆。更有都尉玄,屯駐燔史關。年年引車隊南下。欲鑿穿冰原,續接身毒佛國。若真有此捷逕,佛門弟子無需遠涉西域,便可經身毒,順下冰原,直入巴蜀。薊王求佛之心,與明帝何異?”
王烈答曰:“私慾無損公義。公私清楚,真,豪傑也。”
聞千秋三師登門,李八百遂斷修行,親出相迎。
“東方青帝靈威仰,南邊赤帝赤熛怒,中心黃帝含關鍵,西方白帝白招拒,北方玄帝葉光紀。”將五每上帝,順次誦來。張薑子幡然覺悟:“薊王欲一統寰宇乎!”
“固所願也!”音猶在耳,仙蹤已現。縹緲仙姿,淩然高絕。
“非滅佛,乃為滅佛國。”封君達,一語中的:“和親秦後,誕白帝子。迎娶甘後,孕赤帝子。立北渚司寒館,祀冬神玄冥。欲將公孫王後所生嫡宗子封,立為玄(帝)子也。”
“乃為‘南橘北枳’也。”王烈答曰。
“以明帝之尊,亦不免中術。薊王竟能不中。”仙姑終究覺悟:“上師便覺得,薊王乃三興之主。”
“恰是。”甘始已從甘後口中,得知來龍去脈。
“好一個善始善終。”李真多心有慼慼:“我輩中人,皆求長生不老,有始無終。實則大謬矣。善始善終,順其天然。”
“然也。”封君達答曰:“仙姑可知,時薊王入朝輔政。上元夫人,暗施瑤池仙術,不料薊王半途而醒,遂破攝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