畜力割稻機、打穀機,大量提高。撤除晾曬還需看天用飯。全部稻作季,幾已全數改用構造器。最新式“烘乾機”,將作寺亦在抓緊研製中。隻需形成,即便大雨滂湃,新穀亦可及時烘乾裝倉。

薊王行事,有禮有節。謹守“禦幸之法”,從未僭越。何如人緣際會,霸體大成。一角戴肉,無人能獨占鼇頭。

君不見,每日晨起,還需函陵宮姬伴浴,方稱縱情。

深諳構造術的鹽府大夏令劉曄,居功至偉。舉賢不避親。薊王擢升宮職為門大夫,以示嘉獎。

稻草,亦是極好青儲飼料。脫粒後發賣給官寺,自有人妥當打理。

蜜月當中。安素並馮嫽,常伴夫君身側。雖未曾登門拜訪,然後宮姐妹,儘已認清七七八八。相互起承轉合,熱誠相見,自當無話不談。

家和萬事興。諸妃遠嫁薊國,一年雖隻能見父母兄弟一麵。然能有一麵,亦足可心安。

還是薊王少年時所答:能得一日三餐,無人願提頭造反。

薊國秋高氣爽,千裡無雲。立冬前後,秋風送爽。烘乾塔一時感化未顯。待到嶺南,一季三熟,雨水豐沛之地。當有大用。所謂烘乾塔,實在就是一座熱風爐罷了。將石炭鍋爐產生的熱風鼓入塔腹,轉成冷風再鼓出。一熱一冷,潮氣儘出。技術難度,與磚窯無差。

薊王深覺得然。遂命門下署儘力籌辦。

新式烘乾機,又稱“烘乾塔”。乃出薊王圖板手繪。將戶戶院中倉樓,取其一略加改革,便可用於烘乾之用。如此二倉並列:一倉存陳糧,一倉裝新穀。待新穀烘乾,再轉另一倉。如此季季幾次,省時省力。

一言蔽之,前人不蠢。

飲鮮奶,食湩酪,乃國人平常。前漢武帝太初元年,更家馬為挏馬。“挏馬令”專職出產乳酪,也叫挏馬酒。

撤除茶飲,時下百姓最常喝的,喚做“米漿”。“漿,今之獻漿也”,“米汁相載,漢時名為戴漿”。又說:“戴,酢漿也。”獻漿或戴漿,便是酸米汁。另有蜜漿、果漿、椒漿、桂漿等。另有果汁,如梅漿、柘漿(甘蔗汁)、桃濫水(酸桃汁)等。先民很早便曉得,操縱四時蔬果,製作各種適口飲品。

薊國千裡國土,如安次縣等,皆是農牧大縣。青儲飼料豐足與否,與牛羊出欄,出毛,出奶,息息相乾。薊國青儲飼料,更遠銷北地。三郡烏桓、奢延鮮卑、四郡亡胡,乃至南匈奴王庭。皆深得其利。各部能相安無事,褪儘胡虜匪氣。薊國功不成冇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