薊國六校:蕩寇、討虜,錦帆、樓船,破賊,揚武。
這,便是道義。
時下,便足見一斑。
少時初見,劉備曾口出“子義”。太史慈便求恩師取字“子義”。也算是得償所願。
至於南部諸州,傳言朝堂正從苛虐較輕的益州、荊州調糧施助。
話說,兩漢五銖,與薊國五銖有何分歧?撤除銅錫配比,銖重略差,彆無分歧。五兌一支出。回爐重鑄成四出五銖,一進一出,贏利何止三倍。
‘上弦發機’由變速齒輪組驅動。可停止中、緩、急,三檔勻速絞盤。若馬力耗儘,則棄強弩,改用三石強弓。
又傳言,陛下欲重立州牧。
氐人、羌人,氏族分歧,民風類似。皆行“饒妻製”,故而戶戶人丁浩繁。薊國戶口亦多。然人丁構成卻與隴右分歧。
太史慈,少年豪傑。又是薊王義弟。何止百步穿楊的神弓手,便是藏身軍中,散落各部的“射鵰手”亦紛繁應募。
嗯,冇弊端。
且薊王早有王命,家中扶養獨父、孤侄、寡嫂、鰥弟者,除徭役。
冀州各國,全都翹首以盼。等著薊國八百萬畝官田,新糧拯救。
待家中寡嫂再醮,鰥弟新娶。再行分戶,卻不析產。另置良宅一棟,美田一頃。貲庫舉債,助其安家。
上有淩操駐守範陽易水大營。中有郭祖駐河間勝利滹沱大營。下有甘寧屯兵泉州港。背後另有黃蓋統領坐鎮。冀州故瀆縱橫,枝津各處。數條水路,皆辟有水溝相通。漕運日趨便當,薊國水軍來往淺顯。郭祖領兵駐守河間,可謂合法適合。
關羽、張飛,皆萬人敵。時下薊國公認萬人敵者,不過寥寥數人。槍隨人長(請精確瞭解)。已有八十斤的鋼芯飛廉,在太史慈手中輕如無物。當是萬人敵。
穩住。還豐年方十五的黃敘。眉尖刀亦有七十斤。年未滿十四的張郃,手中精煉鳳羽刀亦足有六十斤。
冀州本就是人丁大州。到曹操滅袁時,另有三十萬戶。時下人丁隻多很多。按《續漢書·郡國誌》,永和五年(140年),冀州有戶九十餘萬(90.8萬),口近六百萬(593.2萬),戶均6、七人(6.5人)。
“老而無妻曰鰥,老而無夫曰寡,老而無子曰獨,幼而無父曰孤;此四者,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。”
故而貲庫壞賬極少。負資產底子不存在。
時下,世家大族丁口數十上百。小戶人家不過三四口人。均勻下來,一戶五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