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是洛陽並南陽二帝,亦多次下詔慰勞。
“水為酒之血、糧為酒之肉、曲為酒之骨”,端五節前後氣溫高、濕度大,氛圍中微生物種類繁多,生態活潑。製曲工坊,熱氣升騰,如同暑熱(40℃)時節。高溫環境中,微生物混入曲塊,分泌大量曲酶,加快澱粉轉化成糖分。
皆大歡樂。
一言蔽之,“時俗陋劣,巧偽滋長。”
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。
出人意表。何後母,舞陽君。亦在送嫁之列。何後此舉,亦有私交。先前,舞陽君居於彆館,後遷入濯龍園,安居船上。此次送嫁,何後遂令其母,同來薊國。撤除欲蓋彌彰,突施暗箭。亦有以母為質,示好薊王之意。
便是後代,產業興國。農夫每逢農忙,亦舉家返鄉。待收種畢,再返城務工。寒來暑往,無有例外。更何況,二千年前,大漢農耕立國。農夫又豈能棄之不種。暴殄天物,有傷天和。非民之福。
薊人常言,“明前茶,雪前穀;中午曲,霜後葉”。
如此大利,可想而知。
督亢秋成,奠定薊國一年歉收與否。薊都尹婁圭領麾下諸城令,徹夜達旦。措置各種突發事件,不敢有一時之疏。防火防盜,還需仰觀天象,製止雨大黴穀,風疾倒伏。
升爵,殊為不易。各項量化目標,乃薊王與肱股重臣,集思廣益,集百官治政心得,合民生百態之大成。絕無捷徑可走,更無馬腳可循。
因而“去偽存真”:唯利是圖。統統皆虛,唯利永存。
薊王乘三足踆烏號,巡查國境。王旗所至,民皆心安。便有新晉國人,初經稼穡。見王親臨,亦不覺鎮靜。鄰裡合作,親朋相幫。再加各級官吏,從旁指導。終歸熟能生巧,顆粒歸倉。
何後行事,公私兼顧。更加麵麵俱到。足令人敬佩。
洛陽京畿,宅茲中國。乃天下當中。自今漢定都,悠悠二百年,多少風騷人物,你方唱罷我退場。來也快,去更快。若論“好了傷疤,忘了疼”。洛陽百姓,首屈一指。
日積月累。爵位自升:一公士,二上造,三簪嫋,四不更,五大夫,六官大夫,七公大夫,八公乘,九五大夫;十左庶長,十一右庶長,十二左更,十三中更,十四右更,十五少上造,十六大上造,十七駟車庶長,十八大庶長;十九關內侯,二十列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