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儒這便笑道:“武都太守懸而未決,主公又令雕零渾前去歸義城提點宋建。我等便知主公之深意也。”
胡姬酒坊。二樓精舍。
“恰是鄙人。”那人落杯,起家相迎。恰是叛逃在外的永巷令徐奉。
李翕(xī),字伯都,漢陽阿陽人。
畢嵐以袖遮麵,回身欲走。卻被人攔住來路。昂首一看,亡魂皆冒:“你…你…你……”
“哦?”劉備喜道:“計將安出。”
洛陽金市。
卻令畢嵐如墜冰窟,毛骨悚然。這便顫聲問道:“二位誆奴婢到此,究竟…意欲何為?”
劉備甚是失落。
隴西太守李參,字相如。沉寂有謀。時金城、漢陽二郡羌人皆反,唯有隴西諸羌身受李參恩德,未曾裹挾此中。李參其人,能謹守郡境,境內公眾未遭兵亂苛虐,亦算是守土有功。戰後,西涼宦海巨震,大小官吏多去官下獄。唯有他無過有功,穩坐太守之位。不愧字相如。劉備自當重用。得薊王禮遇,李參感激不儘。隨自投門下,認薊王為主。
“修造南宮……”畢嵐頓時變了神采:“二位欲入宮行刺乎?”
“薊王?”畢嵐更覺雲山霧罩:“南宮關薊王何事。”
與李儒相視一笑。荀攸又道:“主公但是看中李翕開山通路之才?”
“非也,非也。”徐奉起家將畢嵐拖入精舍:“隻問薊王之事。”
李儒笑答:“尋下辨仇靖,一問便知。”
劉備欣然點頭:“知我者,諸君也。”
“喏!”史渙這便領命。
回程時,見劉備麵色不愉,伴隨前來的荀攸旋即問道:“主公因何悶悶不樂?”
劉備遂令刺史閻忠,表河東聞喜人毋丘毅,為金城太守。
啟事有二。武都連通漢中、西蜀,乃通關咽喉要地是其一。白馬羌、參狼羌等羌胡堆積,牽一髮而動滿身是其二。如此要地,向來皆為循吏牧守。
李翕於建寧三年到郡,耿勳於熹平二年三月出任武都太守。兩任太守,皆留有碑文傳世。足見一斑。
“若尋昔日鑿路前鋒,並駁詰事。”李儒已成竹在胸。
繼任者扶風茂陵人耿勳,亦不逞多讓。有《耿勳表》傳播後代。
“畢大人且放心。”侯殷仍笑:“此來,一不為謀財,二不為害命。隻為扣問修造南宮諸事。”
三人落座,掩上舍門。
換著常服的掖庭令畢嵐,東風對勁,排闥而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