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許,正因夫君遠征,舞陽君故才隨行。”甘後亦模棱兩可。
“天下三分,群雄並起。豪傑何患無用武之地。”李嚴初登高位,急欲報效。薊王焉能不知。
“撤除一裡之回,薊王城。亂世當中,另有那邊可容身。”甘後答曰。
“聞先前,二宮太皇亦有此意。”甘後一聲感喟:“古往今來,求得長生不死,又有幾人能免。”
函陵令魯肅,領函園八校,並南閤主記蔣乾? 守邸丞等? 一眾園中屬吏,升船接駕。
函園今已有百姓五十萬餘。洛陽最盛時,百萬之眾,已有半數入園。更有甚者,洛陽勳貴? 悉遷甄都? 京師宅邸? 隻留家奴看管。四郭人馬希少? 形單影隻。深巷當中,更門可羅雀。
函園八校,麾下三輔募士、三河騎士、六郡健勇,板楯蠻兵,各三千,餘下三千匈奴屠各,亦曆經血戰,多為豪勇之輩。總計萬五兵馬。皆薊國製式,樓桑兵甲。屯守二崤城軍堡,得華雄嚴加練習,令行製止,乃為精兵。號“函園鐵衛”。
“《淮南子》曰:若夫‘至人’,量腹而食,度形而衣,容身而遊,適情而行。”何妃歎道:“既有夫君,舞陽君當可無恙。”為人處世,需量力而行,適可而止。一意孤行,害人害己。
南北二宮,乃由十常侍之掖庭令畢嵐,鉤盾令宋典,領中小黃門,日夜保護。撤除人氣不旺,洛陽表裡,已修複如初。便是被大火焚燬之西園,亦補葺完 畢。固然,先帝所建廣廈千間,列肆裸遊館,皆未補葺。隻還本來前舊貌。
時南陽大水,薊王萬舟齊發。將百萬南陽百姓,一併救回。稍後,文聘與李嚴,同入演武場。精通行軍佈陣,治軍兵法,更加勇武善戰,純熟弓馬。遂為王傅保舉退隱。文聘拜戈船校尉。李嚴拜為西園右校尉。
三日晨? 已入陽港。
少頃,洛陽令司馬防? 城門校尉趙延等,洛陽留守官吏,並函園權貴,如越騎校尉曹衝等,亦聞訊趕來覲見。
謂天時天時,此消彼長。四朝元老,漢室宗王。薊王身份,日趨高貴。饒是如此,接人待物,仍溫潤如玉,如沐東風。與會人等,得見天顏。佩服之情,油但是生。一場宮宴,乃至美酒一杯,便儘收民氣。鼓勵如虹士氣。便有積怨,亦一掃而空。
“喏。”何妃拜退。雖為姐妹,然卻有彆尊卑。甘後位同王後。何妃自當守禮。更何況,薊王之甘後,與先帝之何後,亦是天壤之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