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得益於鐘繇千裡屯田初成。今季薊國總計有官田,八百萬畝。以均產五石計,可得新穀四千萬石。若以一家老幼計,足可贍養數百萬之口。
洛陽粟市,一間密室。
話說,薊國水軍艱钜駛回南港。
因而乎。郎中張鈞之死,及永巷令徐奉叛逃,激發的小小顛簸,隨之消逝於無形。
為何薊國高低,皆篤定必獲增封。
更有細作來報。黃巾以後,冀北賊人占有太行山東西二麓,藏身山穀當中。依山下寨,結草為營。並稱:黑山,白波。大有捲土重來之勢。
即便如此,鐘繇亦屯田有功。薊王自隴右傳令。雍奴長鐘繇與陳群、崔林,同升為城令,食俸千石。且王太妃已有言在先。若雍奴千裡屯田終成,當升鐘繇為薊東尹。領三百裡雍奴,三縣十餘城、港。
豫州汝南黃巾渠帥劉辟、黃邵、吳霸、龔都、何儀、何曼,收攏殘部,抄掠郡縣,伏殺官吏,誓與漢軍為敵。
何如天不遂願。徐奉竟棄家叛逃,不知所蹤。
再者說來。安定隴右,亦是大功一件。更不計前嫌,施以援手。才令董驃騎轉危為安,得以班師。二功相加,必定增封數縣。
統統皆如薊國謀主所料。黃巾以後,纔是大亂之始。
世人見舟船臉孔全非,船艙多有漏水。便知此戰之凶惡。平亂之功,雖未曾昭告天下。猜想,薊國著力甚偉,王上又平關西之亂,增封數縣,亦不為過。
朕當捨得!
“狗天子!此仇不報,誓不為人!”
王太妃雖隻承諾鐘繇一人,然群臣卻心知肚明。既有薊東,必有薊西。若再並土增封。薊南,薊北,亦未可知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