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請。”

幸虧數裡之遙。轉眼即至。

勘定二千石,便是薊王肱股重臣。由官秩限定國宴範圍,亦令百官心折口服。不然,那個赴宴,那個不宴,皆不得而知。乃至厚此薄彼,親疏有間,反而不美。若矜持王上好友寵臣,恃寵而驕,位卑身貴。令官秩尊卑,蕩然無存。於薊國吏治之風險,難以估計。

五阮關,時下亦稱“五原關”,“上穀關”。乃“內三關”之一。

五阮關,位置險要,易守難攻。關城依山傍水,兩峰對峙。與四周山嶽整天然樊籬:“南阻盤道之峻,北負拒馬之淵,一關雄踞於中,障群險於外。”

劉備從諫如流,雖心中抱憾,卻也不成因私廢公。無端方不成周遭。現在家大業大,位高權重。為人處世,當恪守禮法。斷不成儘情妄為。引天下口誅筆伐。

依薊王本性,自當大宴群臣。鬥酒詩百篇,明月伴我眠。一醉方休。

彆說羅馬人。便是漢人初見,亦兩股戰戰,幾欲先走。

絲路沿線,避恐不及。豈敢爭鋒。

“喏。”

漢承秦製。高速路網,四通八達。縱馬奔馳,何其快哉。若無快慢之分,庶人何必隻乘牛車。

另有,護軍右校尉兼領北平令許定,率許氏部曲,並護軍右司馬兼領北平尉彭脫,率麾下葛坡黃巾,駐守北平關城。居中策應。

長纓似血,火雲如燒。

《後漢書·烏桓鮮卑傳記》有載,光武初,烏桓與匈奴連兵內犯。建武二十一年(45年),“遣伏波將軍馬援將三千騎出五阮關掩擊之”。便是此關。

隨行職員,自有南港屬吏並一起同業之門下督鄭泰,殷勤歡迎。世人換乘王宮車駕,駛入王都。

後代有人揣測,言漢時車馬,皆是踱步,從未馳行。何其繆也。少時,劉備郵寄寢墊給安平崔鈞。時郵卒寫下“北書”,“馳行”。足以證明。

五阮關位置險要,雖為關都尉戍守,然距比來一處太行山砦,亦不過數裡之遙。凡有異動,薊國雄兵瞬息可至。協防雄關,以拒勁敵。擺佈常山關(倒馬關)、居庸關,亦如此例。正因如此,三關都尉與薊國諸校私交甚篤。凡有所求,必有所應。

時薊王傳檄天下,收伏白波黑山殘部。太行山中黑山老寨,遂為薊國屯駐。前有黑山彆帥楊鳳,拜為薊國黑山校尉。麾下五千勇健,自成一校。屯駐各處山砦,通渠修路,築城圩田,四時練習,守備薊國西境。與白波右校尉楊奉、白波左校尉韓暹,互為犄角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