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會時,幕僚與朝臣並列。
薊王臨朝,百官心安。
“且取圖來。”黃承彥衝將作令蘇伯言道。
薊王心領神會:“換言之,輔漢大將軍府邸與輔漢幕府分離。”
“喏。”群臣並無貳言。
逢旬日大朝會。比六百石及以上,百官列席。薊國千裡國土,四百城邑。千萬百姓。乃桓帝時五分之一人丁。時至本日,大漢十三州,遠不及三千萬口。單薊國人丁,幾為大漢半數。若以人丁計,薊國橫亙幽冀,號稱半壁江山亦不為過。
“如此,當擇於何地。”薊王又問。
為王妃掖好被角,薊王抽身下榻。自往浴室,沐浴換衣。
表裡無戰事。種田營城,皆大利構造。凡家中青壯,有通水性者。多泛舟外洋。雖如候鳥,四時而歸。然人來人往,荒洲港津,從不竭人手。築路營城,造港通渠。待支渠四通,不竭輻射本地。很多島夷,獵奇之下,紛繁入港觀瞻。得漢人善待,雖遷入城中居住。
一草一木,一磚一瓦,栩栩如生。便是路上行人,亦似模似樣。足見匠心。
重厚利好,助推大帆海風潮不減。隨海市等船隊,南下荒洲,俗稱“開荒之旅”。
“此乃國賓館。”左相崔鈞言道:“若另作他用,迎賓又當如何。”
“殘寒銷儘,疏雨過、腐敗後。花徑斂餘紅,風沼縈新皺。乳燕穿庭戶,飛絮沾襟袖。正佳時,仍晚晝。著人滋味,端的濃如酒。”
自無需擁堵城下。
想想也是。對於尚未野蠻的莽荒文明而言。黃金、珠玉等豪侈品,遠不及一捧粟、一塊肉來得實惠。
劉備含笑表示。馬氏、杜氏、鄒氏,身懷六甲。命其安坐,萬勿輕動。宮中嬰兒大潮已過。瑤光朱紫馬氏,並杜、鄒二美人,乃時下為數未幾,孕身新婦。正如薊國三百城邑,已穩步衝破四百大關。薊王子嗣,亦向四百緩緩逼近。
劉備又道:“樓桑蕃邸、南港十夷王邸、長安五十五國邸,統稱國賓館。劃歸少府所轄。”薊國無大鴻臚,王家諸事,皆為南宮少府統領。泉州大使館,則仍由左相統領。
神清氣爽,入無極殿用膳。諸妃夙起,起家相迎。
斯須,王都微縮模型圖,被將作寺屬吏,拚整合形。
薊王欣然點頭:“如此,便將國賓館,改革成輔漢幕府。”
再加擺佈邊席,門部屬吏並少府女官。靈輝大殿內,人才濟濟。所幸營建王城時,反正一裡,齊聚一堂,亦未顯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