遍觀天下,距青州比來,又心向董侯。當屬公孫二雄無疑。更有甚者,半島並漠北,久無戰事。諸如高車十二侯國,三郡烏桓,皆由輔漢大幕府領護。北疆安然無虞。

“逢孫破虜飛雲艦隊,泊於泉州。可乘飛雲渡海。”薊王又道。

“喏。”薊王美意,二人無不該喏。

“家人安在?”薊王又問。

孫策領飛雲艦隊,順下巨馬水路,泊入泉州大營。萬餘江東健兒,仍由四校統領。又六百裡傳書,接家人遷泉州。林林總總,不一而足。

年初有甄薑、樊妡,二女同仕。稍後,另有金州港令諸葛珪長女(諸葛)媛,退隱。皆拜為少府十五令之一。

薊王設席。為遼東太守公孫瓚,樂浪太守公孫度,拂塵洗塵。二位公孫自上任,清算吏治,厲兵秣馬。麾下“營騎”並“屬國胡騎”,精兵數萬。特彆遼東太守公孫瓚所部,兵強馬壯,為戍邊主力。

天下聞之,無不嗟歎。薊王磊落,從不奪人家業。

孫策實言相告:“阿父攻荊州,乃欲效曹兗州之事。今事不成為,策亦不知何去何從。”

“恩師何故知之?”公孫瓚求問。

果不其然。

待諸事皆畢。孫策遂與父,共赴樓桑。孫堅入病舍療傷。孫策入太學壇,並演武場。好學苦練。稍後,孫破虜夫人吳氏,攜家小,隨海市歸於薊國。

“回稟王上,自阿父重傷,策‘心煩意亂,不知所從’。”

薊王宮,靈輝殿。

公孫瓚乃出薊王同門。便由其進言:“王太師敕令,命我二人,兵撫青州。”

稍後又開女科。凡當選才女,皆授六百石沉月博士。此中佼佼者,退隱南宮少府,為秩千石披香博士。萬中之一者,支出薊王後宮,拜為二千石瑞麟博士。

“阿父長睡未醒,不能下榻相迎。王上恕罪。”孫策強忍哀思。

少頃,薊王言:“可。”

聞薊王親臨,孫堅宗子孫策,領江東四校,列隊相迎。

“阿母並幼弟,暫居江都(縣)。”孫策答曰。

薊王言道:“文台病癒,言之尚早。滯留鄙國,如無根浮萍。人吃馬嚼,破鈔無數。不出數月,兵勢散儘。為悠長計,公子可願客卿?”

見孫堅頭裹白紗,呼吸綿長,神態寧靜。與先前劉備長睡不醒時,狀貌頗多近似。猜想,終有醒時。

“諸位能為大局計,孤心甚慰。”薊王笑道:“泉州港,水軍大營,臨時安身。將校屬吏,皆食(薊)國俸(祿)。令行製止,統統仍舊。待將家小一併接來。策公子,可入太學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