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君侯免禮。”聲音一如既往的如沐東風。傳言竇太後善妒。先帝棺木尚在前殿,便殺寵妃田聖。劉備兩次相處,感受並非如傳聞那般。或許,此一時彼一時。先前大權在握,現在被禁雲台。情勢分歧,表情亦大不不異。
斯須。便有一小黃門捧藥入殿。一進一出,擦身而過期,劉備嗅到藥香非常濃烈,精力竟為之一振。卻不知是何良藥。
“隻可惜,高處不堪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?”劉備脫口而出。
“君侯惜從何來?”黃門令將劉備之語,銘記在心,這便笑問。
還是說。本無大雨,明帝登台求之。彼蒼顧恤,這便普降甘霖。
用膳畢,再上書樓。主簿賈詡已等待多時。取來名帖十數份,皆是百官宴請。劉備儘數擱置,並無興趣。不料去翻到侍中何進的名帖。
聽聞屏風後太後輕咳數聲,便又言道:“雲台巍峨矗立,風起雲湧。今乍暖還寒,太後當善保鳳體。”
劉備心中一凜。這便答道:“春分前後,許能到。最遲莫過於腐敗。”
黃門令左豐言道,明帝不畫馬援,表示不重後家,免蹈前漢外戚亡國的覆轍。因而雲台二十八將裡,皇親國戚皆未曾列入。如光武帝從兄來歙功績很大,最後亦未被列入。
脫鞋入殿,劉備趨步躬身,跪在屏前。
“臣,不敢。”劉備再拜。
雲台有廣德殿。乃是曆代帝王寢殿之一。建武二十年六月(44年),光武‘風眩’病重。便住在此殿保養。侍中陰興殷勤奉侍。光武帝病癒後,以陰興護理有功,想封其為大司馬,陰興叩首謝恩,卻不就大司馬職。陰興者,光烈皇後陰麗華同母弟也。
劉備欣然點頭。英主不殺忠臣。
歸正,太史令與陛下之間,必定頗多默契。
因而,君臣心照不宣,心有慼慼。
“陛下拜侍中為將作大匠。故而大宴來賓。”賈詡答道。
“臣,劉備叩見太後。”
“太後說的是。”劉備也暗鬆一口氣。
劉備悄悄點頭。可見防外戚乾政,亦是今漢曆代帝王之通例。更是引為親信大患。
“是。”
雲台的白虎門內,亦為周朝所建。
“所獻皆是臨鄉名產?”太後又問。
“因何宴請?”
難怪時人信賴天人感到。
此時,廣德殿為竇太後寢宮。
左豐送劉備由白虎門出宮。這便返答覆命。
黃門令又說,永平十五年(72 年)秋,京師久旱無雨,明帝曾親登雲台,占卜求雨。次日京師普降甘霖,減緩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