苜蓿茬地三年不施肥,卻能穩產高產。減產幅度凡是過半,高者可達一倍以上。
官秩百石以下的初級官吏稱‘少吏’。
劉修乃劉備從弟。上計大事,天然要有劉氏宗親參與。耿雍如此安排,可謂全麵。
再次測試,一起割草如飛。長滿百裡長堤的苜蓿,數個來回,便收割一空!
也足見,少君侯有多深得民氣。
樓桑統統編戶齊民,包含樓桑能工、侯府良匠,每戶皆已補全五十畝美田。學壇亦有四千畝公田。加上新辟水田,本幼年君侯的封邑,總計插秧五十萬畝。三百萬畝水澤,辟出約六分之一。足見治下之民,有多經心極力。
管寧所求不過是和樓桑一樣:督亢住民隻需乘一葉扁舟,來往水道水溝,便可中轉自家田頭。
所謂割草車,就是‘跑起來能夠割草的馬車’。前麵裝吊臂,中間為馬匹,前麵是車廂。吊臂下懸螺旋刃扇兩組,用於割草。
樓桑是少君侯政通人和的壓艙石。
陳逸三人領俸百石,加上春賜和臘賜,支出頗豐。能自食其力,陳逸自當欣喜。田驊雖不在乎這些小錢,卻能幼年退隱,母親甚感欣喜。這便手書奉告遼東田韶。田韶亦複書劉備,再三拜謝。
幸虧山蠻不再是一窩蜂的湧入。隔三差五的來一戶,隻需遣少數山民造樓,也來得及。多餘人手皆去通渠築堤。環繞督亢城的水澤,管寧已詳確分彆。水溝水網,田埂阡陌,縱橫交叉,卻又各行其道,通行無阻。另有雨汙分流的各陶管的出水口的位置,亦頗操心機。
後代測定,坡地蒔植淺顯農作物,與蒔植苜蓿比擬,每年每畝流失水量大十六倍,土量流失大九倍,以是,劉備在坡地蒔植苜蓿非常公道,不但能減少水土流失,還能收成大量牧草。
高築牆,廣積糧。待天下有變,舉兵平暴動。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少君侯者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