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皆說南北高車之事,卻無人談及歸義老王之死。換言之,乃壽終正寢。非遭人暗害。

令媛之子,坐不垂堂。

“主公,有人尾隨。”史渙領繡衣吏,漫衍擺佈,隔開人群。

三人相互看過,便由步度根娓娓道來。

“願效仿奢延十四部,立為屬國。”步度根道破情意。

“百角”,便是一百文大錢。

斯須,有三人五花大綁,被繡衣吏押進帳中。

“報上名來。”劉備居高言道。

薊王自偶然插柳。

悉知前後諸情,劉備瞭然於胸。

“所為何來?”劉備不置可否。

“扶羅韓。”

群狼環伺,牛壯馬肥。眼看被人覬覦。危急關頭,步度根、軻比能等人,便想到了東胡共主,薊王劉備。這纔有了先前各種。

“又有何所求?”劉備又問。

“謹慎防備。”劉備低聲道。

雅座多南北豪客。很多西域藩商,相互正用母語熱烈扳談。劉備宮中胡姬浩繁。耳濡目染,亦能辨其粗心。

先前,上穀烏桓王難樓,因私行兵圍逎國,觸怒薊王。舉族掠入安次。軻比能趁機收攏餘部,暗據上穀烏桓舊地。先前不敢稱鮮卑,自稱“亡胡”。與大漢秋毫無犯,邊郡官吏亦聽之任之。

“喏。”見事有轉機,三人滿懷希冀,魚貫出帳。

話說,自檀石槐隕落,滿門授首。時,代郡以西,西部鮮卑率先遠遁。亂入西域,被劉備萬裡剿除,融入都護府,為它乾五姓。

“非也。”那人又道:“我等乃出中部鮮卑。”

“中部鮮卑?”史渙微微皺眉。

史渙又問:“但是奢延國人。”

薊國四出文錢,俗稱“角錢”。貲庫支取體例,亦因左伯皮紙流行而隨之竄改。分歧麵值的“券鈔”,早已隨遊商,風行南北。麵值有“十角”、“廿角”、“卅角”、“卌角”、“百角”、“皕角”,不一而足。

“這……”三人相互看過,步度根再拜:“求王上開恩。”

代郡以東,中部鮮卑,撤除十四部南下,立奢延屬國。餘眾各自攻伐,漸成二家,其大人一為步度根,漫衍於幷州太原、雁門等地;其二為軻比能,漫衍於幽州代郡、上穀等地。

冬眠十載,漸複元氣。引南匈奴王庭、奢延屬國及戍邊漢將覬覦。眼看身份透露期近。三人本欲前去薊國,細說啟事。半途忽聞薊王兵車北進,為歸義王送葬。三人當即北上白檀城,偶遇薊王於胡姬酒坊。雖從未相見,然薊王與二位義弟,皆人中龍鳳,一乾人等,亦極其奪目。特彆是五弟黃敘“半遮麵”,過於較著。模棱兩可間,一起尾隨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