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恐誤明日冬狩,儒宗求請罷筵。

北湯山溫水之所出,便在寧台東北,百一十裡處。

光亮殿中,夜宴正酣。

凡言宮中大殿,必有前後主殿,並擺佈偏殿。四殿建於高台之上。下設前後襬布? 四宮門守備。四殿環繞當中庭? 廣植花草,建迭石苑池,擺設缶景? 可供玩耍賞玩。並於偏殿設署。署長以宦者任之? 員一人? 秩四百石? 黃綬? 主殿中事物。名義上附屬少府。如洛陽南宮玉堂殿? 便置玉堂署。

百官恭送王駕,返回後殿。再由門下祭酒司馬微,攜門下五吏,請百官出殿。返回居處,各自安睡不提。

寧台殿,尚未築畢。薊王攜百官,馳入千秋北宮。薊王所居光亮殿。乃前漢燕剌王劉旦,改元英宮稱之。百官群星拱月,於各處偏殿居住。

國中大儒,另有弦外之音。心中隱憂:若薊王傳位,我等臣下,當何去何從。

見儒宗言之鑿鑿。國中大儒,這便各自放心。

主公春秋鼎盛,何言退位。若如趙主父故事,大漢危矣。

何況,王世子乃薊王與長姐所出,又得四少師言傳身教。自幼便有明主之姿。豈能做出大逆不道,有悖人倫之事。待我主三興,定鼎江山。我等當伴駕擺佈,宅茲中國。諸公勿擾。

光亮後殿寢宮。

薊王起居? 自有安長禦,親身打理。

光亮殿,乃由薊國營城術原殿改築。比方殿名。表裡清鋼(琉璃)? 包夾琉璃畫壁。雕楹粉金? 高懸枝燈。內耀外照? 堆光如晝。

言外之意。十年後。千裡薊國,五百城港,二千萬民。薊王若傳位嫡宗子,專治國政。比方趙武靈王,傳位季子何,自號“主父”,專掌撻伐,普通無二。

就薊王而言。若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,定鼎江山,即位為帝。便泛舟四海,另遷王都。何必一國二日。徒惹紛爭。

遠眺寧台,框架林立。薊國能工巧匠,正儘力督造寧台殿。寧台,雖圈王宮以內,卻凸立於南北二宮以外。陣勢高絕,易守難攻。待二代薊王即位,此台當為太後離宮。若思念嫡子,長姐可移駕寧台殿。西北角城門,直通寧台。收支皆不經南北二宮。亦便於長姐來往。循漢宮舊儀,諸王子受封就藩時,生母當伴駕同返。嫡母王太後,則無需就藩。然畢竟親生骨肉。思子心切,亦是人之常情。

曉得薊王情意。國中大儒,這才心安。

翌日晨。待薊王抽身下榻,換衣用膳。王駕已束裝待發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