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等,拜見王上。”入五重殿,馬翼、馬騰伏地施禮。

“樓桑民多地窄。孤已命門下署,於王都置宅。擇日便可遷入。”薊王言道。

薊國號萬馬之邦。特彆樓桑毗鄰西林。雖說“千裡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”。然論及養馬,人皆故意得,頭頭是道。

“不必。”馬超回禮。

千鈞一髮。嘯虎衛斜刺空中。比方撬棍,將驚帆馬撐起。

與普通駑馬分歧。戰馬本不易吃驚。特彆千裡馬。凡吃驚,切莫強驅。好生安撫,待規複如初,方可無礙。

“家中可好。”不料薊王竟不問政。

回城車駕,薊王有感而發。

“免禮,賜座。”薊王溫暖一笑,如沐東風。

五重暖閣。王傅進言:“主公。驚帆失蹄,輕雲馬驚。皆不宜再戰。”

“死生有命,繁華在天。”馬騰麵露不悅:“兩軍比武? 豈能助敵。”

然狹路相逢,勇者勝。天時天時與人和,缺一不成。正如本日之戰。無人可預感。且看明日收官之戰。勝負究竟多少。

伏波將軍,家門顯赫西州。曾有帝後出。子嗣連綿,枝分浩繁。大儒馬融,便與馬騰同宗。薊王馬貴妃,亦出伏波將軍一族。

稍後,薊王移駕回宮。百官伴駕。

便是“割發代首”之典出。

待馬超提韁慢走,穩住吃驚輕雲馬。場中表裡,這才漸起雷鳴歡聲。

此戰罷。張郃、馬超,二勝二和。末戰,趙雲、陳到,得勝幾無牽掛。

“為主分憂,臣之幸也。”兄弟再拜。

知子莫若母。

“隴右牢城浩繁,又臨賜支都護府。陰平上連隴右,下通巴蜀。二位校尉,身負重擔,未曾有失。孤心甚慰。”

“臣等,惶恐。”馬翼、馬騰,欣喜莫名。

聞中書仆射大聲唱報,眾皆心領神會。

於公於私,皆無需薊王出麵。

輕雲馬吃痛躍起。馬超緊夾馬腹,嘯虎衛如篙撐地。止住去勢,隨輕雲馬奔衝落地。

馬氏兄弟,為輔漢幕府所轄。且尚無宮職傍身。能遷入王都,足見薊王信賴有加。或有人言,馬騰新娶漢女,乃出西州大姓。超母勢孤,薊王何不賜女爵互助。

馬氏能儘為薊王所用,當大有裨益。

馬超自報家門,稱“薊人”。比如“試問嶺南應不好,卻道,此心安處是吾鄉”。大溪地十裡街衢,便是馬超“此心安處”。不但有慈母嚴父,胞妹從弟。另有恩師同門,一眾老友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