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早已為大秦所滅。”梅斯・提提阿努斯四世,實言相告。

“可。”薊王言道:“若果如你所言,可為孤所驅。待論功行賞,必令足下如願。”

“求販薊國名產。”

言下之意,身毒亦有家屬財產。且與港中商賈,很有來往。或可為內應,助薊王兵不血刃,攻城略地。

“既如此,足下所為何來。”薊王又問。

“喏。”秦後魯琪拉,乃羅馬皇後。又曾親政治國,對帝國之事,當知之甚祥。事既不決,何不劈麵一問。同榻共枕,密切無間。秦後必知無不言,言無不儘。

好動靜,接二連三。先與貴霜締盟,後通已程不國。今再得《東行通關圖》。可謂“萬事俱備,隻欠東風”矣。

“何所求。”薊王不答反問。

“願效先祖,舉家內附。”必有未儘之言。

萬幸,此圖並無大漢州郡關邑。足見梅斯・提提阿努斯家屬,並未深耕諸夏。常常到達西域,亦或是頓遜五國,多便折返。固然,亦有能夠,牽涉大漢,故行決計諱飾。

“或可,引來一見。”薊王已有定計。若求財賄? 何嘗不成。若求複國? 再做決計。

“王上既問,鄙民不敢不言。”梅斯・提提阿努斯四世,這便道破情意:“聞,王上演武決勝,取牙門四將,乃為水陸並進,南征身毒。鄙民世代經商,很有門路。願為王上所驅。”

得此圖,薊王如獲珍寶。不啻張鬆獻《西蜀地形圖》,呂凱獻《平蠻指掌圖》也!

然王國事假,金印卻真。畢竟乃出大漢所賜。薊王不認其國? 卻需認其印。心念至此,這便問道:“此人安在?”

本來。時下羅馬百姓,慣用三個部分紅名。即所謂“三名法(Tria nomina)”。其佈局為:首名(Praenomen)、名(Nomen)、家名(Cognomen)。中間名,因具很強氏族屬性,故又稱宗名。凡是說來,貴族有三名,布衣隻取二名。除此以外,若得稱呼,亦可加為後綴名。

既出秦後之口,薊王自當堅信不疑。

少頃,秦後魯琪拉,攜阿娟秀婭、英妮娜,二美人,步入內閣。

“謝王上。”梅斯・提提阿努斯四世,再拜起家。獻《東行通關圖》。

如“凱撒”、“奧古斯都”、“奧古斯塔”、“日爾曼尼庫斯”、“阿非利加努斯”、“哥特庫斯”等。定名雖煩複龐大,然畢竟皆出貴族。於淺顯布衣而言,前後二名,足以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