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備這便命夏馥等人,試造板楯連弩。
射擊後,弦杆運轉到弩臂前端,又被儲矢匣中落下來的兩支弩矢壓住。這時向前鞭策活動木臂,當機牙前麵的支突碰到弦杆時,因為碰撞,導致牙口向上,前支勾住弦杆。同時懸刀的前端脫開牙底,頂住了牙底的凹缺,後端又主動落到了機槽以內,統統規複到了發射前的狀況。
板楯蠻的板楯為堅木製作。外蒙獸皮,髹漆彩繪。斑斕如厲鬼,故羌人害怕。稱為‘神兵’。並“傳語種輩,勿複南行”。
周泰之事,並非個例。
夏馥取出一卷年代長遠的圖卷。緩緩翻開。
併發連弩劉備天然曉得,隻是這‘並射連發弩’,倒是第一次傳聞。卻不難瞭解。並射是指一次射兩支箭。連發……莫非能持續發射?!
編成板楯連弩兵,將攻防皆備。
事畢,還啟其母,母曰:“我喜汝有以報孔北海也。”
聽完劉備的陳述,夏馥悄悄點頭,反問道:“少主可知‘並射連發弩’。”
板楯蠻的大盾,又有所改進。盾後有十字形隅撐(撐杆)。隅撐擺佈兩側釘有把手。平時隅撐收在槽中。行進時雙手舉盾。停止後可將隅撐拉出,抵住空中,排成盾牆。
儲矢匣安裝在弩臂的上方,相稱於當代步槍的彈倉和槍筒。長方匣狀,前端方折,下部有兩個半圓形孔,此二孔與弩臂上相襯的半圓形孔道緊密扣分解圓孔,為發射弩矢而設。後段刻作虎頭形狀,虎額正中開有長方形進矢孔。匣內上部設長方形程度橫槽,槽的後端連進矢孔。橫槽的下方,擺佈兩邊有兩個較深的豎槽,為儲矢之用。在儲矢匣底部正中,另有一條伸入後端虎頭之下的縱向機槽。當儲矢匣與弩臂安裝在一起後,這條槽供活動木臂前後挪動。
山蠻渠帥笑道:這有何難。不過是以堅木板為楯。衝鋒陷陣時,舉盾在前,如牆而進。為兵士遮擋弓箭刀槍罷了。
並射連發駑發射的全過程,包含拉弦、發射、鉤弦三個階段。
活動木臂呈扁條形,用硬木做成,前端鑿透底機槽,槽內安裝銅製的懸刀和機牙。這枚機牙形狀與淺顯弩的機牙較著分歧,酷似鳥頭,前後兩個支突形如伸開的鳥喙,前短後長,機牙的底部另有一個凹缺。懸刀形若折磬。機牙在前,懸刀在後,由銅樞牢固在活動木臂前端。活動木臂安裝在弩臂的槽內,此乃發射之關頭,感化與當代步槍的擊發裝配相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