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煙燻罷了,張遼、華雄,必有萬全之策。”薊王答曰。言下之意,場中轟隆翻鬥車,所投並非“子母雷”。隻因時至本日,將作寺尚未能造出此物。

“恰是‘魚油’。”劉備答曰。乃以染料,代替魚油。魚油,唾手可得,取之不儘。不比子母雷,尚未造出。不堪大用。故此戰,火鴉燈樓占優。

“此物,能力之巨,有傷天和。”王後言道。

正如薊王所料。張遼、華雄,一聲令下,兵卒皆拉上麵甲。內藏呼吸麵罩,可禦煙氣。亦不甘逞強,驅動演兵器十四。

薊王翻出圖冊,明示長姐:“此物名曰‘伏火彈’。乃將伏火丸藥,充填陶壺,內藏鐵蒺藜,打火撲滅,投擲敵陣,聲如轟隆,人馬俱碎。再將諸多伏火彈,裝入火浣革囊,遠投敵陣,合稱‘子母雷’。”

兩邊人馬,把持各式兵器,相向而動。演武十器,多已習練諳練。謂“熟能生巧”。兩邊互有攻守。你來我往,廝殺漸酣。

“恰是。”薊王答曰:“凡我構造兵車,皆可抵抗子母雷。”

“小弟,欲用伏火丸。”長姐看得逼真。若將草丸,皆換成伏火丸,隻需一輪齊射,敵陣皆成焦土。死無全屍。

薊王手指張遼、華雄,陣地言道:“若遭子母雷轟,兵卒皆亡,唯兵器倖免。”

取自西域的石綿,連絡樓桑金絲毛毯編織技藝,用石綿線與細鋼絲,異化編織而成“銀鱗火浣布”。因是“鸞翼”、“翀囂”二帆,專屬質料。故又稱“鸞毳裘”。刀劍難傷,防火絕佳。

好像群鴉火雨。

“囊中必有構造。”

“咦?”便有人發覺:“風向似有不當。”

“然也。”薊王悄悄點頭。構造兵器。一器多用,乃是常態。正如弩車,隻需改換機構,便可發射弩箭、油囊、石丸、刺網。

“如何差遣?”長姐詰問。

“可比轆轤打水。”劉備試言道:“長姐且想。鬥桶入井,轆轤轉否?”

場內場外,驚聲四起。場麵過分燦豔,不忍直視。畢竟,自家演武。如果兩軍對陣,一輪群鴉火雨,敵陣皆燒成灰燼。

“維繩如井繩。”長姐如何能不覺悟。不過高低罷了。

“場中勝負如何?”王後笑問。

“籃中何物?”見吊籃墜落,斑斕四濺。長姐又問。

“天然。”長姐如有所思。水桶自高處落下,牽動井繩。轆轤無需人力,自會隨之扭轉。

驚呼剛起,麻繩驀地繃直。牽動內藏構造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