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才忍痛,將諸子分封外洋。更加“五帝之子”說,甚囂塵上。劉封、劉禪,一舉一動,萬眾諦視。易縣為京,更是海內風傳。是扶立新主,還是取而代之,皆在薊王一念之間。
父子相見,實屬家常。並非“無事不登三寶殿”。八王子得名師言傳身教,一日千裡。薊王毋需多問。大漢家國天下。家事、國事、天下事,缺一不成。且諸子年事尚小,不必急於一時。終歸家和萬事興。話說,薊王不欲豆割國境,隻因心中總有隱憂。唯恐“八王之亂”。
演武決賽,已定下三日之期。五組十將,捉對廝殺。車輪決勝。對陣兩邊,亦隨之公佈於衆。首輪,趙雲、陳到,對陣許定、許褚。龐碩、龐德,對陣張遼、華雄。張郃、馬超,首輪輪空。
“稟夫君,世子求見。”安長禦入閣通稟。安長禦,計四人:若素、若水、若夢、若塵。四姐妹皆為王妃,又同為長禦。一裡之回,七重錯落薊王宮。西宮長禦為長姐安如素,北宮長禦為二姐安如水,東宮長禦為三姐安如夢,南宮長禦為小妹安如塵。統稱安長禦。
“學而無用。”馬貴妃幡然覺悟。無怪薊王曾語諸王子,學而無用,仍需好學。正因“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”。亦或“兼聽則明,偏信則闇”。為人君者,利弊得失,皆需顧忌。人道之私,世之暗麵,皆需心知肚明。
“我兒免禮。速坐。”薊王三十而立。雖遠未稱老,卻惜子如金。父慈子孝,羨煞旁人。薊王明以照奸,不怒自威。卻從不問課業,隻言平常。特彆交友何人,薊王必問。
“決賽十人,皆國之良將。猜想,必不會有失。”士貴妃柔聲道。
俗謂“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小我”。薊王苦心,賈文和焉能不知。悉心教誨,忠告奇謀。八王子,知行倍增。特彆詐術詭計,亦廣有瀏覽。正如薊王諄諄教誨:學而無用。
論策畫。古往今來,中原無出其右。後代總有人言,漢朝與羅馬,軍隊武裝,如何如何。若知“上兵伐謀”,豈有可比之性?
“可。”薊王這便擱置政事。
見父子談笑風生。八王子凡有所問,薊王必有所答。諸貴妃,亦感同身受。夫君春秋鼎盛,若能長命百歲。七海以內,皆為漢土也。
此,便是學而無用之真諦。既看得見人間統統的誇姣,亦能包容天下統統的罪過。而後寬法嚴律,以身作則,惹人向善。“天下有道,以道殉身;天下無道,以身殉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