恰如海底撈月。馬超探身抓住肩上披膊。手提雷銅,穩穩落地。
“‘善守者,藏於九地之下,善攻者,動於九天之上,故能自保而全勝也’。”司馬徽撫掌笑道:“馬孟起,欲全勝立威也。”
可想而知,盛況必然空前。
“不料趙雲、陳到以外,另有馬孟起。公然後生俊彥。”左國令黃承彥慨歎。
見薊王神采如常,蔡少師這才放心。馬超畢竟年幼。設問國主,如同設想。人臣之忌也。當據實而言。除非國主無道,茲事體大,據理力圖。以設問代抗辯。語氣稍顯委宛,謹防激憤國主。
“百姓不敢。”馬超答曰。
“中刀即負,速退。”
吾家千裡駒,尚需磨礪。
皆用於國計民生。特彆來年領軍南下,攻滅身毒。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。軍資所需,皆由此出。亦是利國利民之舉。
輕雲馬,騏驥一躍。送馬超登列車樓頂。
“自主公演武選將,舉國高低,吏民無不奮發。”蔡少師言道:“且牙門四將,位在校尉上。若不能服眾,何故領此雄職。”
千鈞一髮。白駒如龍,騰空而起。
“哇!”雷銅比如斷線鷂子,拋向半空。落地骨斷筋折,非死即傷。
蔡少師如是著想。
馬超充耳未聞。雷銅怒從心起。人馬交叉,重刀劈出。
何需急也。
謀臣似雨,虎將如雲。待千裡封國,五百城港。更加兼督四州,足有三千萬民。薊王一聲令下,天下傳檄可定。
國情民風,嫉惡如仇。又豈是戔戔一個李肅,能夠撼動。固然,千裡之堤,潰於蟻穴。薊王未雨綢繆,立門下署繡衣吏,監察百官。招四方館相者,走街串巷,問俗采風。凡有升遷獎懲,皆張榜各處,公之於眾。多措並舉,根絕魚目混珠,濫竽充數。
見馬超赤手空拳,催馬相迎。看台嘩然:“何不持槊!”
同為國老。馬超恩師蔡伯喈,卻言道:“如此,演武決勝,所為何來?”
“伯仲之間也。”薊王笑言。
左國令黃承彥亦道:“鬥艦被奪,勝負已定。毋需單騎突陣,亦可得勝。”
電光石火。馬超踏鐙斜身,避過刀鋒。猿臂輕舒,扣住雷銅手腕。人借馬勢,大力擲出。
“愧不敢當。”馬超不驕不餒,與先前演武,判若兩人。
須知。若薊王不徵李肅,馬超需擔私交。如有一日,李肅登門求救。明知不成為,然義之所向,馬孟起雖千萬人,亦往矣。然薊王授其官職,乃行公賞也。且幕府為官,自有薊王庇護。領食高俸,再無需出身飄零,寄人籬下。便有仇家,亦不敢等閒登門,濫殺薊國命官。此亦是“狐虎之威”。舉家遷入王都,此生無憂矣。何必再私求馬孟起。如此,皆大歡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