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
又竊覺得。若麟子在此即位。當可改名易京。
“何嘗不成。”鐘演欣然應允。右相已下敕令,鐘演自當順從。
何苗遂道出此行之目標。
謂因時而變。逃亡南陽之旅,亦讓何苗等人,各有精進。特彆何苗本人,已不成與先前同日而語。
何苗歎道:“此諺,分高低句。上句所言,乃史侯為張讓所劫,後安然回宮之事。此句已得應驗,故無有貳言。然本日方知,下句乃言及甘夫人並麟子。北赴薊國,方能得安也。”
“稟過主公,朝議自有公論。”鐘演笑道。
事不宜遲。
“易水又東,埿水注之,水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,謂之大埿澱、小埿澱。其水南流注易水,謂之埿洞口。水側有渾埿城,易水經其南,東合滱水。”
隻需甘泉宮築畢。易縣必將大興。
“明庭所言極是。”何苗悄悄點頭。
不料非白馬公孫所築。乃薊王為甘夫人所建。
果不其然。掘井不及十丈,便有地下熱泉湧出。“酷熱倍甚(80 ℃)”泉水甘冽,可直飲入腹,被譽為“神泉秀水”。
“本來如此。”何苗問道:“可否一試?”可貴掘鯉澱既位於薊國當中,又不與民爭。若能掘出熱泉,立甘泉宮於水岸,坐擁漕運之便,二全齊美也。
藪北港,扼鮑丘水路,毗鄰京沚,輻湊三城。因是四城共用,故不伶仃定名,統稱藪北。
趙忠遂問道:“敢問明庭,藪中若不宜營建,周遭可有適合之處。”
“侯非侯,王非王,千乘萬騎上北芒;燕南垂,趙北際,中心分歧大如礪,唯有此中可避世。”趙忠幡然覺悟。
聞何苗道明來意,鐘演這便言道:“不瞞衛尉,易縣溫泉,乃出掘鯉澱。泉水細弱,時偶然無。署中工師言,需掘深井,方能出湧泉。然究竟掘井深淺多少,猶未可知也。”
上報薊王。薊王遂遣國中良匠,就近擇址,督造甘泉宮。
都水令鐘演,掌國中都水事件。疏浚渠道,加固河堤,皆是分內之事。趁一季稻作畢。補葺水網支渠,巡查圍堰河堤,開合閘道水門,不一而足。為來年稻作,保駕護航。時下,正在藪中。
“聞泉上有祭堂,雕簷華宇,被於浦上。因能治百疾,故赴者若流。”何苗言道:“若圈建甘泉行宮,必與民爭利也。”
“可也。”周異答曰。時下豐水,漕運便當。經橋山溫泉,可逆流而下,入薊國渠。
見四周皆有不當。周異又言道:“聞易縣掘鯉澱,有暖泉流出。尋都水令,一問便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