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把王宮、王國,打形成鐵板一塊,再囊括天下不遲。
如前所說,五宮以內,亦不滿是房間。還建有亭台樓閣,曲廊流水。便是閣房亦有迭石花圃、亭台樓閣。遠山近水,皆稀釋在宮內。另有花木山石,不時從漆木地板邊沿探出。山川入室,花鳥登堂。柳綠桃紅,觸手可及。不出城廓而獲山川之怡,身居鬨市而有林泉之趣。正所謂“天人合一”。
也正因胡女浩繁。母親才設披香博士一職,傳授漢宮儀。
劉備甚是欣喜。
劉備從洛陽運回的梁冀金山,恰好派上用處。“雕楹玉磶,繡栭雲楣。”富麗亦不過如此啊。
從構築臨鄉城起,現在已滿十載。時至本日,薊王宮纔可謂“完工”。
錦帆校尉甘寧,已建好南津港。遝氏縣善水健兒,多客庸港口,轉運遼東特產。遼東豪商田韶,亦將船隊悉數遷入。再加薊國豪商頻繁來往,南津港日漸繁華。終歸是自家港口,收支無憂,安然無虞。
正如薊國百姓。撤除種田所獲,客庸、僦車、奸商、百工、參軍、退隱等,皆可補助家用。支出來源浩繁。販子的感化,亦不成少。不管製造商還是經銷商,豪商還是遊商,皆是雇工大戶。“利民”便是“利國”。士農工商,國之石民,缺一不成。
自薊王回宮,已漸不聞機杼聲。
今薊王返國,自當還政與國主。
隨宮人漸多。母親又命國中能工巧匠。將本來封存的大段空室,悉數拆封。改革成各式殿堂、華室、精舍,閨閣、戲樓、書苑、花廳等,不一而足。
範陽縣長安城內舊時行宮,母親亦命人擴建補葺。作為薊王行宮,亦可代王子館,歡迎藩王國君。
所謂“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”。分開帝都洛陽,旋渦之地。許能窺破教主身後,留下的這盤天下殘局。亦未可知。
劉備深覺得然。
宮女分離各宮安居。婢女、媵妾,則在各自女仆人寢室的配房或外間,相伴居住。王城反正一裡。“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”五方宮,呈“回”字形佈局。
各地稻收,如火如荼。
諸妃自顧不暇,如何還能籌劃織機。
將全部東宮,改革成王子、公主寓所。母親企圖,劉備焉能不知。數年以後再看。雖不敢言,人滿為患。亦不至於,十室九空。待王子們長成,當學父王,開疆辟土,圈建王國。
此山東西長約五裡,高百丈餘。山之陽(山南為陽),巨岩聳峙,林木扶疏。西南山澗,流水潺潺,草廬連片。半山處排設精舍。山岩上“長學書院“刻字,清楚可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