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聞男人身受腐刑後,多溜肩,肥臀,嗓音細啞,不生髯毛,舉止陰柔,貌若女子。何苗雖幸運存其一,卻也差之不遠矣。
雖不敢過分直白,然卻言之有物。鑿船隻能阻斷航道,卻冇法阻截水衡兵士登岸。
垣牆雖凹凸起伏,豁牙漏齒,慘不忍睹。萬幸護城河猶在。說鴻相同途,誇大其詞。然馬隊卻斷難橫渡。若行圍而不攻。城內十萬流民,人吃馬嚼,不出旬日,必不戰而勝。何如水衡艦隊,已至夏口。兵鋒所指,迫在眉睫。不出三日,勝負既分。
流民麵黃肌瘦,骨瘦如柴。風吹便倒,驚嚇必亡。然卻極耐饑荒。總覺得撐不過本日。三今後仍見苟活。謂半死不活者,便言指流民。
護城河前下車,立足瞭望。許攸一時感慨萬千。
十裡外鄧城。
轉而一想,輕車入城,有何懼哉。
“......願聞其詳。”天人交兵,何苗終歸難捨心中拘束。
胡軫、**、李蒙、王方,乘夜拔營。攻占樊城。
曹孟德一語中的:我攻呂布,表不為寇,官渡之役,不救袁紹,此自守之賊也,宜為後圖。
董旻等人不敢多問,唯恭送不提。
裹挾流民,日行十餘裡。如蝗蟲過境,沿途可想而知。凡能充饑,一概不留。便有火伴淪為餓殍,亦會割去股肉。“葬身人腹”。
少頃,城頭有人答話:“城下故交,何不報上名號。”
“如子遠所見。古城殘破,自保無虞。不出三日,董賊當一敗塗地。”
“尚書令商定三日之期。三日以後,又當如何?”
心念至此,許攸朗聲答曰:“門下故吏許子遠,見過大將軍。”
諸將齊聲應諾。而後再由董旻代問:“敢問尚書令,鑿船攔江但是為截水衡都尉艦隊。”
“有何不敢?”命人取來白絹,許攸一蹴而就。又按下尚書令印,覺得根據。
“殺母立子。”何苗顫聲言道。
遂令保衛落下吊橋,放入城中。
董旻確有急智,這便言道:“斷鄧、樊十裡水路,莫非尚書令之意:鄧城船隻,不成順下,樊城船隻,亦不得逆上。唯車馬繞行。”
少君侯食邑,一片白澤,彆無寸土。便是死地也。
“然也。”許攸欣然一笑。
“許攸?”何苗一愣。心念百轉,卻無所得。
許攸一起車馬勞累,登車小憩。
再想,得劉備善待,入籍薊國。享足食豐衣,流民如何能不斷念塌地,感激涕零。薊國君臣同契,高低一心。隻因向死而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