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不宜遲。得蔡少師手書,劉備遂命門下督鄭泰,攜厚禮,本日出發。自南港逆流而下,橫渡渤海,前去東萊,徵辟鄭玄。

聽完薊王所言,蔡邕笑答:“王上所言極是。太學之令,當食俸二千石。稱‘太學令’或過分直白。何不稱‘上庠令’?”

“無妨。”蔡邕笑答:“換成旁人,必不肯就。然如果王上相召,鄭康成定不能拒。”

劉備問道:“少師何故知之?”

如前所說,時放學、校有彆。設在郡(王國),則稱為“學”。設在縣(侯國),則稱為“校”。

王子祭酒之上,另有薊國四少師坐鎮。王子館的規製,明顯要高於太學壇。

劉備幡然覺悟:“但是北海鄭公!”

“本來如此。”劉備欣然點頭,便又問道:“首任上庠令,蔡少師心中可有合適之選?”

想想亦無妨。居於深宮,撤除薊王靠近之人,外人素未會麵。穆夫人安然自是無虞。

“能傳授漢宮儀之人,又豈能等閒視之。當與博士祭酒同。”劉備言道。

如此大賢,隱居東萊。近在天涯,如何能不令人垂涎。

今,博士祭酒,乃陳少師宗子,難兄難弟之陳紀。於黨錮時,發奮著書,號曰:《陳子》,凡數萬言。與弟陳諶俱乃至德稱。除四位少師外,乃眾望所歸。

薊國又有分歧。校館,為適齡兒童開蒙,屬於蒙學。學館,為青少年持續研讀,屬於行學。學館、校館,設館長一人。另設五經博士、六藝博士等,數人乃至十數人不等。開設《易經》、《詩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禮記》、《公羊傳》、《穀梁傳》、《左傳》、《周官》、《爾雅》、《靈憲》等課程。

“下妾拜見王上。”貴女身披華服,滿頭珠翠。雖做婦人打扮,卻還是處子之身。莫問劉備如何曉得。臂上硃砂,便是明證。話說,劉備旁敲側擊,皆未能窺破身份之冰山一角。莫非是……先帝妃子。

諸如王傅黃忠,與擺佈國相,皆是民爵二十等“關內侯”,授田九十五頃,得九十五宅。

二百五十畝薊國美田,實在是太值錢。

“本來如此。”劉備欣然點頭。話說,貴女姓穆?

“披香博士,食俸多少?”劉備問道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