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月中,得邪馬台三十餘屬國大倭,聯名上疏。求薊國出兵,剿除狗奴國。疏中列舉,可謂血淚班駁。謂存亡大仇者,莫過如此。

薊國船戶,已破十萬。換言之,薊國有民船十萬艘。僦船來往四海十三州,轉運薊國名產。正因航運過分發財,乃至北上徙民,紛繁改乘薊國明輪大舡,即便利又快速。且有太史慈母子故事,凡欲遷徙薊國,隻需到四周港口,留言船商。約按光陰及人數。便有薊國大舡,泊岸等待。僦費,待到達薊國,由港口屬吏足額付出。錢貨兩訖,絕無拖欠。各種便利當好,讓江南山民、濱水人家,舉族遷徙薊國,蔚然成風。

“對馬港今已造畢,尚缺長令。今,渡海征討狗奴,對馬港扼咽喉水道,又新設水軍大營,斷不容有失。叔龍可願為孤分憂。”

有酈城令陰修“三舉鄉黨”,珠玉在前。大夏令劉曄舉少大哥友,兗州任城國人呂虔,退隱薊國。

或待機會成熟,簽兩國歸併條約。或封與倭女王子嗣,為下任邪馬台王。皆可達成一統。

為攻略狗奴,薊王顧不得新婚燕爾,專開朝會。

右國相起家奏問:“敢問主公,為何省‘港’字,隻稱對馬令。”

開春以來,竟連續徙來十萬山越。劉備大喜。遂封陳策為沙壘港長。王營為金州港長。山越各部,取其精銳五千人,當選白毦精卒。餘下健勇,編入各部。其驍帥或為司馬、或為軍候,不一而足。皆歸薊王所用。

這還了得。

“主公之意,臣已儘知。”甘寧抱拳道:“何時髦兵。”

呂虔當不負薊王所望。

“喏。”女官捧來將令,郭祖雙手接過。

問過方知,一眾山越驍帥,乃因避江東猛虎之威,故舉族來投。話說中軍校尉孫堅,受命重返江東,募兵討賊。抵鄉後,雷厲流行,所向披靡。所過之處,望風而降。饒是山越強宗驍帥,亦不敢爭鋒。紛繁舉家奔逃。薊國天然是上上之選。

劉備命其駐守濟州港,控州胡島。轉運青儲飼料上島,豢養牲口,大行畜牧。待島夷悉數向化,遂去“港”字,立濟州藩。再待機會成熟,再“廢藩置縣”。統歸為大漢治下。

“本來如此。”耿雍這便覺悟。主公乃是假倭女王名義,順理成章,開疆辟土。邪馬台對馬藩,實為薊國對馬縣也。此,便是和親的諸多好處之一。雖說先帝曾金口玉言,島夷之事,薊王自決。劉備畢竟乃大漢藩國,眾目睽睽,眾口鑠金,諸多掣肘。然邪馬台女王,倒是名正言順,倭國之主。以女王之名行事倭島,便是所謂“攻無道而伐不義”,“福莫大焉”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