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有軍士,近前問道:“都尉何故如此?”
數千秦胡鐵蹄,吼怒而出。尋路東進。
“丞相正在台上靜養。”守門兵士,不敢怠慢。
“喏!”
一來二回。待領兵出關,已過半日不足。
門候心知事大,猛喝一聲:“速速關門!”
待何後車駕遠去,不見蹤跡。忽聽李肅“哎呀”聲中。兩眼一黑,轟然倒地。
“無妨。”李肅聞聲識人。知必何後無疑,這便心安:“速速放行。”
“莫非是……”李肅欲言又止。
孫乾脫口而出:“伊水出(南陽郡)魯陽(縣)。”
“然也。”李肅催促道:“沿途郵亭,皆可刺探。宜當速往,遲恐不及也。”
便聽車內甘夫人答曰:“妾子年幼,偶感風寒。多有不便,望都尉包涵。”
魯肅言道:“出伊闕,必奔魯國。”
“某在那邊?”
與此同時。
李肅答曰:“聞白鹿師魯女生,今在京中。何不請來一問。”
“切莫多問。謹守關門,勿放過一人。”李肅喝道。
“當於那邊登陸。”公孫王後問計。
先前閉門鎖關。前後皆滯留大隊車馬。沿途車轍混亂,無跡可尋。牛輔勒馬問道:“當往那邊。”
太後借伊水指路,必至泉源。
主簿孫乾起家奏問:“魯國在東,太後何故南下伊闕。”
“甘始無後,何來甘夫人。”董卓曾為治何苗之傷,與青牛師等,素有來往。對甘始亦知之甚祥。
“太後此行,並無目標。”公孫王後,語出驚人:“乃以身噬虎之苦肉計也。”
董卓如何還能不覺悟:“瞞天過海。必是太後一行。”
“伊水出南陽魯陽縣西蔓渠山”,“又東北至洛陽縣南,北入於洛(水)”。換言之,此水東北流。並不向東。
“噢。”董卓高臥榻上,隻因李肅乃門下故吏,才得以近身。
是夜。
“不怪你。”董卓揮手道:“為仙術所攝,身不由己。”
見牛輔六神無主。李肅咬牙進言道:“卑賤前為術所惑。後又不見太後行跡。竊覺得,許是妖術作怪。”
“華都尉領鮮卑王騎,乘船順下伊水。覓太後母子行跡。”公孫王後,當機立斷。
便在此時,又有門下流繳來報:“三千秦胡騎,正奔赴伊闕。”
“追!”牛輔一聲令下。
“都尉!”一乾人等,不知以是。倉猝上前檢察。門候探過鼻息,這才稍得喘氣:“速取清泉!”
門候點頭道:“某亦不知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