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中大地,物華天寶,人傑地靈。四周皆天然樊籬,易守難攻,“北連戈壁,南帶岍渭,關中四塞,此為西麵之險”。故從戰國起,便有“四塞之國,被山帶渭”之說,張儀向秦惠王陳述“連橫”之策,獎飾關中“田肥美,民殷富,戰車萬乘,奮擊百貿,沃野千裡,積蓄多饒”,並說,“此所謂天府,天下之雄國也”,乃定都之風水寶地。
此去大震關,當走隴關道。
劉陶早已篤定。二百年鼎祚將儘。能三興漢室者,必是薊王劉備。
標兵來報。大震關虎踞隴山之巔。西坡峻峭,四周山巒樊籬。群峰之間,獨一條狹小峽穀,可達關隘。自先秦時,便是貫穿東西的交通要道,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。
“原是豪傑以後。”劉備欣然一笑:“免禮。”
劉備這便上馬攙扶:“諸位免禮。”
宋梟起家為劉備舉薦:“此乃烈候三世孫,當今渝麇侯。”
涼州亂局該當如何?
此次發一萬構造兵車西進,照顧充足輜重糧草,便為穩紮穩打。
至於那些心胸叵測,趁火打劫的亂世奸雄,薊王割頭進侯的童諺,可從未消逝。
隻想著讓百姓知大義榮辱。卻未曾慮及,百姓隻要“倉稟足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。”連飯都吃不飽,還強與饑腸轆轆的涼州羌胡,談禮節榮辱。不是找死嗎。
前有向栩,後有宋梟,朝中無人可用,竟到了此等境地。
此城距長安不到五百裡。若一起疾行,二日可達,劉備卻走了三日,足見不疾不徐。
高祖二年(前205年),分汧縣,置隃麋縣,以城東周朝名澤“隃麋澤”而得名。今漢初更“隃”作“渝”。建武四年(28年),光武帝封耿況為渝麇侯,設相主政,今為侯國。
明以照奸是行高薪養廉的前提。仁政治國的前提,便是強權。
時,繼任涼州刺史,陛下曾當庭問計:
劉備本想劈麵笑問:《孝經》習的如何?
隴關道,辟於前漢初。初稱“隴阪道”,為絲綢之路過境天水(漢陽)的南北二線。前漢建關後,習稱隴關道。待武帝通使西域,為長安通往西域的骨乾驛路之一。商隊可經過長安,路子天水,南到巴蜀,西至河湟、河西及西域。
“如此,也好。”劉備遂與世人入城。
大震關,便扼守此道。
宋梟答曰:“涼州寡於學術,故屢致反暴。今欲多寫《孝經》,令家家習之,庶或令人知義”。
忽人群中有一大漢。身長八尺餘,身材洪大,麵鼻雄異。心知必是豪傑。劉備這便問道:“此何人也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