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此,宋某感激不儘。”宋建抱拳施禮。又大聲道:“來人。”

“非也。”河間王劉陔起家答道:“我等皆漢室宗親,當明天子亦出我河間。本就是天家血脈,何來謀反?”

“府君之言,正合臣意。”王傅抱拳道。

“今之黃巾,可比前之赤眉。關東、關西二地播亂,已動國本。民氣機亂,更思變。薊國,國富民強。薊王,天降英主。合法挽狂瀾於既倒,扶大廈之將傾!”安平王劉續擲地有聲。

王太妃這便言道:“召王傅,橫海中郎將,擺佈國相,薊都尹。”

“河水又東,逕石城南,謂之石城津。”“(石城津)在金城西北矣。”

“速速有請。慢!”宋建驀地擲杯:“我當親迎。”

“有道是‘家國天下’。‘一家不說二話’。王太妃,王妃,速速通稟薊王,切莫遊移!”常山王劉暠再拜。

擺佈國相,自不消說。薊都尹婁圭亦有謀主之姿。薊國六大謀主,‘賈李和優’、‘八分田沮’、‘四通才達’,皆出征以外。薊都尹婁圭與左國令士異,足智多謀,便是可依靠之肱股重臣。另有諸如北海一龍,崔琰三友,鐘繇、陳群、崔林……薊國真可謂人才濟濟。

“諸王之心,我已儘知。然此等大事,我等婦道人家,不敢自決。這便六百裡傳書長安,統統當由薊王決計。”王太妃言道。

“喏!”士異躬身領命。

王傅言道:“天下大亂,自當以雷霆之勢,撥亂歸正。陛下心憂宗室趁亂而起,篡奪大位。卻將億萬百姓,天下漢室棄之不顧。六王來投,自當采取。足見民氣向背。待事畢,王上振臂一呼,而天下呼應。三興漢室,指日可待。”

“智囊大才,字字珠璣。卻不知,本日之事,該當如何?”宋建再問。

橫海中郎將黃蓋亦抱拳道:“當速傳書主公,儘早決計。”

中山王劉雉一語中的:“祖宗基業,豈能拱手讓與彆人。”

“不知諸王又當如何?”王妃公孫氏問道。

“冀州六國國政,儘交由薊王之手。六國之民,皆薊國之民。六國之土,皆薊國之土。六國之兵,皆薊國之兵。”

“府君何出此言?”王太妃問道。

“為何要奪此二人兵權?”宋建倉猝詰問。

“宋將軍言重了。”閻忠笑道:“敢問何事煩心?”

“報——”便有兵卒來報:“智囊已到營外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