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投身西王母門下?”董太皇心機微動:“不當。”
恭送二位太皇,入三樓寢宮。王太後眸中,似彆有深意。
樓桑宗人,顆粒歸倉畢,皆忙於熏製禾鯉乾。不便打攪。
董太皇這便放心:“果是靈秀之地。”
“夜夢至醒。”董太皇答曰。
“喏。”薊王欣然稱喏。
“泛舟或可行。”薊王笑答:“此禾善於海邊,潮大則冇於水。根葉被魚群啃食可再生。穗高一丈具刺芒,水鳥無從下口。更有甚者,海潮來襲,雜生蟲、草俱亡,唯此禾獨活。命似葦,堅如礁。”
“老臣亦未親見。然既已遍傳天下。猜想,此言非虛。”太傅楊彪答曰。
言及此處,二王太後遂問:“若甄都朝廷不保,王被騙何為?”
王子館會後。眾國老紛繁上表,歌功頌德。此中溢美之詞,饒是薊王,亦愧不敢當。此事更轟動王太後,並二宮太皇。由薊王伴隨,入樓桑將作寺,親眼得見。震驚之情,溢於言表。
“先前,洛陽三宮鼎立之禍,本日甄都,恐在所不免。”王太後慨歎:“明知,自取其禍。何必,紛爭不休。”
樓桑老宅還是。盧少保手書,陸城侯府,匾額猶在。聞薊王歸鄉,府中女婢,倉猝大開中門相迎。女婢皆與樓桑劉氏,沾親帶故。自不是外人。後院家馬寺、大廄寺,並少府籍田署,三官鼎立。家馬令蘇雙,大廄令張和,籍田令劉菡。共入中庭覲見。稍後樓桑令何顒,攜樓桑丞虞峻,亦來覲見。
“長姐何意?”二王太後,悄聲問道。
楊彪無言以對。天下局勢既定。今漢恐難有,迴天之力。
“姐姐夢否?”竇太皇不答反問。
言罷。三王太後並二宮太皇,皆目視薊王劉備。
“或另立阿鬥為帝。”王太後答曰:“我兒當為太上皇。”
二百年,當有帝王興。
“當有五石。”薊王答曰。
世人皆知,薊國因水而興。薊國東境環渤海灣區,遠洋灘塗,不毛之地何其多也。更加另辟江表十港,寄田荒洲。今忽聞一丈巨禾,可向海而生。前後照應,正應薊王之德也。讖緯之術,玄而又玄。然漢人樂此不彼,皆信覺得真。海水稻一事,可想而知。天下震驚,遠超薊王續命珊瑚婦人。
“何嘗不成。”王太後答曰。換言之,究竟自主還是另立,不到最後一刻,尚不得而知。
“一丈青禾,必是神物。”董侯慨歎。眉宇間,頗多落寞。鹽鹵之地,寸草不生。兩漢之交,大海侵。環渤海,城邑俱廢,良田皆冇。二百年後,積威猶存。不料竟有,丈高海禾,可植根本地灘塗泥沼。如此奇異,可證三興炎漢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