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目以後,遂命宮人去喚。許師鐘璦、冥蝶駱晹、幽姬盧暒,春睡遲遲,美人倦怠。一夜承歡,險錯過午餐。

本想養精蓄銳,再待挑燈夜戰。豈料事發俄然,倉猝打扮來見。

薊王雷厲流行,說一不二。麾下豪傑齊聚,存亡無改。

本來。此事需從多年前,天師道尚未分裂時提及。

盧暒柔然下拜:“啟稟夫君,此乃我教隱蔽,又是陳年舊事。故未曾奉告,請夫君恕罪。”

劉備又問道:“張角後稱‘大賢能師’,與天師分庭抗禮。美人可知,其,何時與‘神上宗師’相遇。”

“逼不得已,造化弄人。”女道一如先前,守口如瓶。

“張角何年下山?”劉備再問。

二代天師,嗣師張衡,子承父業,於漢永壽二年(156年)襲教,光和二年(179年)正月,成仙飛昇前,以“家傳印劍”付子(張)魯,與妻盧氏得道於陽平山。囑子(張)魯曰:“汝祖以六合為心,生靈為念,誠敬忠孝為本,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。嗣吾教者,非誠無以得道,非敬無以立德,非忠無以事國,非孝無以事親。”

也便是說。遵循二代目標遺言,天師大位,當傳與宗子張魯。何如天不遂人願,二代天師“飛昇”後,天師道分崩離析,大師兄駱矅,率先離教。先行前去三輔,聯絡信徒,籌辦發難。後因行事不密,案發被殺。

亦如媒介:“統治不敷,宗教來湊”。對如劉備這般,有道明君而言,宗教不但全然無用,反是累墜。斷不成等閒感染。

“嗣師自知光陰無多,見張修野心畢露,欲行不軌。恐身後家人道命不保,遂心生一計。”盧暒又道。

“先前不說,今時本日,又豈還不說。”盧暒知無不言,遂將天師道中隱蔽,娓娓道來。

不等利刃加頸,歪門正道,望風逃竄。如何還敢明目張膽,招搖過市!

“約於靈帝建寧(168-172年)初,下山傳道。”略作深思,盧暒遂言道。

“熹平中(172-177年),妖賊大起,三輔有駱矅。光和中(178-183年),東方有張角,漢中有張修。駱矅教民緬匿法,角為承平道,修為五鬥米道。”

女道還在快馬送來。六百裡加急手劄,已先行到達。

劉備模糊有一種預感。

“乃我母也。”女道答曰。

“你可知,盧暒今在薊王後宮,深受寵嬖,已為夫君誕下一子,得封美人位。”慧妃又道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