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見恩寵。
如此昌大的號衣,劉備少有穿戴。今被七婢合力披穿上身,端鏡一照。滿滿漢風漢儀。
此中最為恢弘的便是德陽殿。離洛陽四十三裡的偃師城,尤可瞥見德陽殿及朱雀闕,鬱鬱與天相連。
北宮前禦道。車輛列隊停靠路邊,一身朝服的大漢官員,紛繁下車。手持朝笏(cháo hù),相互見禮,三三兩兩,向宮門走去。
車速不快。一起小跑的小黃門,終能歇一口氣。
鐘鼓奏響,三通以後。
如此人物。公然是天家麒麟子。
中庭,乃是指廟堂前階下正中部分。為朝會或授爵施禮時臣下站立之處。
三支參與正月旦會的步隊,環繞聖上駕臨的前殿軒陛,呈三麵圍攏之勢。
此句的意義是說,德陽殿四周可包容萬人。而並非是說殿內能容萬人。
難怪會如此混亂。除了來往朝堂,按兵不動的上計吏,和多次參會的宗室諸劉。最亂了便是蠻、貊、胡、羌使節。藩屬漢庭的南匈奴、三郡烏桓還好。遠道而來的蠻、貊、胡、羌,特彆是西域使團,甚是喧鬨。左豐倒是麵色如常,不疾不徐。年紀雖輕,卻身居要職。可謂位高權重,在內官中已是佼佼。
所乘車馬亦來自禁中。擺佈伴駕皆帝國虎賁。小黃門經常來往傳話,早已熟悉。饒是如此,見一身朝服的臨鄉侯走出府門時,亦不由心生佩服。
在黃門令的調劑下,亂鬨哄的人群,終究開端分流。
見小黃門親領劉備出列。宗室諸劉紛繁私語,不知是多麼人物。
立在殿前中階,批示一眾小黃門安排朝賀步隊順次出列的,可不恰是黃門令左豐。
“君侯那裡話。奴婢恨不能插翅飛出宮去與君侯相會。無法諸事龐大,實在難以抽身。還望君侯勿怪。”
這便躬身上前,翻開垂簾。劉備登車入內。徐榮、程普、史渙三將,各領精騎繡衣吏,高舉火把,從旁護佑。
出裡道,入禦道。路上車馬浩繁,人馬嘶鳴。兩旁騎衛皆高舉火把,連生長龍。此時入城,皆是參與正月旦會。連綿無儘的車隊,亦是大漢氣象。
待列隊劃一。昂首看天,曙光初露。
朝服,又稱“具服”。是大祀、慶成、正旦、冬至及頒詔開讀、進表、傳製等嚴峻典禮時利用的號衣。款式是‘衣裳製’(上衣下裳,漢服四大根基形製:衣裳製、深衣製、袍服製、襦裙製)。先秦以皮弁、玄端為朝服,皆以十五升麻布為之,即二尺二寸幅內含一千二百縷的苧麻布。西漢朝服承秦製,亦為玄色,隻在魁首部分緣以絳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