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無忌諱,何其利落。

天子葬“同軌畢至(諸侯王皆要參加)”,諸侯葬聯盟至,大夫士葬同位至,庶人葬族黨相會。棺樟衣衾,自天子至於庶人,務儘其美。棺厚五寸,稱之為“槨”。而其作法:天子四重,諸侯三重,皆用鬆。大夫二重用柏,庶人一重用雜禾(雜木)。

“喪”乃規定活人(死者支屬等)在喪期內的行動,乃喪禮之核心。包含喪服、喪期、喪禮諸儀節等。

“如此,有來有往,有始有終。此事不提也罷。大將軍覺得如何?”陛下一錘定音。

百官插手的,乃是“送葬禮”又稱“出殯禮”。護送王美人棺槨入文陵。先停放在“殯宮”,百官祭拜後,再送入墓室安葬。最後封閉地宮,由執金吾王斌與河南尹何苗,領兵士“複土成丘”。

若細究起來,大將軍夷三族矣。

‘加黃鉞’三字一出,滿朝文武無不屏氣。謂“黃鉞”者,是以黃金為飾之斧鉞。為帝王所公用,或特賜給“專主撻伐”之重臣。《書・牧誓》:“(周武王)左杖黃鉞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

劉備言道:“函陵非常宜居。陵邑乃仿薊國城池督造。水洗水暖齊備。又有幕府雄兵拱衛。董驃騎何不在園中置一彆院。將府中家小,儘數遷入。”

董重言道:“玄德此番,當早去早回。朝中大將軍一係人馬,隻手遮天。便是尚書令曹節亦不敢與爭。普天之下,能與之相敵者,唯玄德一人耳。”

此事,自有左丞荀攸一力承擔。立冬前後,薊國千裡水稻開鐮。劉備歸心似箭。

劉備笑言:“董驃騎亦是外戚,何懼大將軍。”

薊王亦在。恐怕二人“仇敵相見,分外眼紅”。決計錯開。劉備車入宗室行列,大將軍車入百官行列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