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崤,便是崤山。因崤山分為東崤、西崤,故稱。乃是秦嶺東段支脈。為西南、東北走向。
撤除十裡九阪,溪水潺潺,為天然鴻溝。賈詡又命工匠版築夯土,圍以垣牆。牆上建角樓飛閣,置馬麵虎落。又設東西二門,上建角樓,置表裡閘門吊橋。乃成一座易守難攻的城邑。
換言之。劉備越貪慕吃苦,聲色犬馬,美人如玉,陛下越放心。
固然,正如“無野心而有所求。”劉備亦不能就此馬放南山,今後不問政事。還需表示出充足的禁止及復甦,已被隨時為陛下所用。
劉備入城後得知,潼關也已建成。
待從內宮中傳出,陛下欲將重修後的菟園犒賞薊王。時人這才恍然大悟。
王者,當兼濟天下。有為而治的前提是民氣向善。正如薊國寬法嚴律。
荒廢的花草樹木,亦被匠人謹慎打理。廢園舊貌換新顏,指日可待。
如前所說。方士張成知朝廷即將大赦,唆子殺人。明知赦令已下,司隸校尉李膺仍將凶手繩之以法。雖有違法理,卻守義理。便是陛下,亦無可指責。正因時民氣存道義。
劉陶既號酒雄,自當無酒不歡。席上對酒當歌,老夫聊發少年狂。劉備乃酒豪盧植高徒,亦頗能飲。與夜宴來賓,推杯換盞。暢快淋漓。是夜,劉備入住館舍。與一眾禦姬左擁右抱,口口相傳,貫微洞密,厚積薄發,一發雙貫,縱情而眠。
時人常言,學乃至用。在劉備看來。學而無用,才更初級。換言之,學習的目標,不是為了有效。而是純真的出於愛好或興趣。當然,此種情素,合適隱者。卻分歧適王者。
“出西陽門(雍門)外四裡禦道南,有洛陽大市,週迴八裡。市東南有皇女台,漢大將軍梁冀所造,猶高五丈餘。西北有土山魚池,亦冀之所造。即《漢書》所謂‘采土築山,十裡九阪,以象二崤’者。”
一言蔽之,乃稱帝必須。
潼關位於麟趾原,在函穀關西。
潼關築成後,虎牙將軍張修遣麾下關都尉駐守。與函穀關一左一右,扼守淆函道。劉陶與薊王恩師盧植,訂交莫逆。對薊王橫空出世,乃天命所歸,堅信不疑。且經過盧植,已大略曉得劉備一半的計謀佈局:
大局不決前,斷不成妄動。
在時人看來,義理的底線應高於法理。胸懷義理之人,毫不會容忍或坐視奸佞,肝膽以身試法。
說句戲言,劉備建城都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