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在。”張濟不疑有他。
廢少帝,立勃海王為新帝。
董卓冷眼旁觀,無動於衷。
“喏。”
“我等,無貳言。”百官隨之離席下拜。便有忠臣如太傅楊彪,早已泣不成聲。
斯須,衛將軍張濟,並五官中郎將張繡,攜一錦服孺子,昂然入內。
“衛將軍張濟,未能將大將軍何苗,緝拿歸案。反領一錦衣孺子,車駕出園,直上魚梁台。”史夫人深吸一口氣:“台上門內弟子傳語,言……”
“王莽現世?”陳琳問道。
“阿母可願破釜沉舟,背水一戰。”少帝忽正色問道。言下之意,借史門死士,暗設埋伏。待董卓入殿,擊而殺之。
“恰是。”
“太後已認輸矣。”少帝慘笑:“不出二日,大位不保。”
公然。董卓離席,先請董侯入長官。而後仗劍立於座下,環顧殿中文武百官,吐氣開聲:“既是太後之意,諸位可有貳言。”
換言之,太後已“投子認輸”矣。
簾內太後,亦無言以對。
“哦?”董卓略作考慮,這便言道:“請來一見。”
小將張繡,忍不住抱拳相問:“大將軍可有定奪?”
陳琳悄悄點頭,遂又言道:“我有一言,不吐不快,還望子遠勿怪。”
“為今之計,該當如何?”史夫人惶恐無措。早已健忘,此話,向來是少帝問她。
“錦衣孺子,但是王美人貴子,朕之二弟,勃海王(劉)協?”
南郭,東罼圭苑。太師府,魚梁台。
群臣既無人反對。董卓遂馬不斷蹄,命一乾人等,行廢立事件。
“服從。”董侯再拜起家,又衝張濟施禮:“有勞衛將軍。”
董卓仰天長歎:“不料太後,深明大義。董某竟無言以對。”
太仆王允曰:“案《尚書》,太甲既立不明,伊尹放之桐宮。昌邑王立二十七日,罪惡千餘,故霍光廢之。今上富於春秋,行未有失,非前事之比也。”
“喏。”少頃,長樂太仆趙忠,領董侯入內。
“太後此舉,大有深意。”許攸言道:“不戰而降,絕非太後所願。”
董卓既得董侯,心對勁足。水到渠成,必行廢立。少帝雖不免被廢,然性命無憂。有薊王虎踞在北,董卓如何膽敢大逆不道,搏鬥漢室。
待許攸車駕回府,倉猝趕來相見。
卓謀廢帝,會重臣於台上。議曰:“大者六合,次者君臣,所覺得治。明天子闇弱,不成以奉宗廟,為天下(共)主。欲依伊尹、霍光故事,立勃海王(董侯),何如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