販子素為人所輕。然國之石民,缺一不成。薊國一視同仁。可想而知,天下士、農、工、商,舉家來投,無可反對。
若為王後,金璽螭虎鈕,食*石家俸;家中父兄,授民爵十八等之大庶長,歲俸九百石。授田九十頃,授地九十宅。加外洋寄田九十頃。*可得三千六百七十二*。
《薊法》,九等五大夫爵以上,始為高爵。每升一爵,作價十億;次立同功,減升一等,直至一等。二十等列候,非功不受。列候之上,非劉不王。
不得已,陶謙唯有退而求其次。命麋竺訂購二十艘構造鬥艦,總價六億錢。
五銖之銅,源源不竭,販運薊國。被大利匠人城,回爐重鑄成四出五銖。多作為儲備貨幣,不再參與暢通。薊國十*鑄幣。究竟鑄角錢多少,無從估計。然薊人再無缺銅之困,薊商得解銅重之苦。鑄錢多少,已無關輕重。
先前,徐州牧陶謙,欲販薊式大船。被薊王婉拒。隻因薊王早有先言。三十而立,開造諸王子船。故國中四百城港,大型船廠,得空他顧。唯有中劃子台,可供支應。造白波鬥艦足矣。亦如薊王所言,若不牽星過海,遠涉重洋。隻來往四瀆八流,內河航道。鬥艦合法其用。君不見,曹孟德掘環渠攻壽春。所用,皆是構造鬥艦。
今季,薊國稻收長粒香穀,八億石。鹽府曬大夏玉砂鹽,三億石。作價:四千八百億鈔。
餘下諸多名產,並構造重器皆不算。
若為朱紫,金印龜鈕,初食二千石家俸;家中父兄,授民爵十五等之少上造,歲俸七百五十石,授田八十四頃,授地八十四宅。可與田韶相媲美。
即便舉州相托之事不成。麋氏及笄之*,嫁入薊王家。麋竺亦可受封民爵。
若為美人,銀印鼻鈕(瓦鈕),食千石家俸;家中父兄,授民爵十三等當中更,歲俸六百五十石,授田八十頃,授地八十宅。加外洋寄田八十頃。*可得三千二百五十九*餘。
心念至此,意氣風發。船泊不其港。換乘青雀舫,返回州治覆命。
各式裹挾猶不敷,還需體係又何必。
薊鈔,足可稱“放之四海而皆準”。當時,挾薊鈔之威,足以號令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