鄙諺謂“盛名之下無虛士”。二弟子皆神秀如此。可想而知,龐德公之大才。
“主公明見。”儒宗笑讚。薊王天生,豈能取北辰令。此等俗名。
“雲台觀上,四海仙館。可擇一為署寺。”儒宗試言道。
龐德公,入偏殿改換朝服。手持王杖(鳩杖)、朝芴,稱謝落座。
畢竟初封,不宜太高。不然後建功勞,無可封賞。這才比同華國老,領門大夫。
“雲台觀邸。”薊王已有定計。
中書令趙娥,親捧坐席入殿,置於國老位。
百官恭送。龐德公與儒宗同車返回太學,高成館。
龐德公撫掌笑道:“康成,才乾高絕。明識窮達。非明主不成驅也。”
薊王詔命傳入都城,逢月中大朝。王太後監國。拜荊州高士龐尚長為萬石國老,兼薊王宮門大夫,領司辰令。並於南宮雲台觀邸,督造岱輿館,為其官署。
另有龐統,龐德公從子(一說族子),家學淵源。“少時樸鈍,未有識者。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,統弱冠往見徽,徽采桑於樹上,坐統在樹下,共語自晝至夜。徽甚異之,稱統當南州士之冠冕,由是漸顯。”
“康成,何不明言。”龐公笑道。
“我主,兼濟天下,和光同塵。又豈獨我一人。”
窺一斑,而知全豹。
“本來如此。”龐德公似無不測。換言之,薊王情意,早已體味。
五館凹凸錯落,重樓疊閣。台下瞻仰,岱輿館,霧氣氤氳,好像懸浮半空。縹緲似仙居。
“此時當有酒。”龐德公慨歎。
“敢問主公,當立司辰於那邊?”儒宗又問。
皆大歡樂。
車內,儒宗笑道:“四海館、方技館,涇渭清楚,各司其職。尚長可知,主公何故,另置司辰寺?”
“酒來也。”儒宗搬動構造。翠玉美酒、琉璃酒器,緩緩升上桌案。
饒是淡泊名利,半生不入宦途。荊州高士龐尚長。亦不由心潮彭湃。公然,悲喜不由人。
“子曰:‘天子失官,學在四夷’。何況大漢一藩乎?故,鄙國太學多才俊。此中佼佼者,並稱‘四子’:周瑜、司馬懿,龐統、諸葛亮。”鄭玄笑道:“太學博士,無可傳授。當由尚長,支出仙館。所傳所授,百無忌諱。方技亦可。”
“諸葛孔明,每至(龐)公家,獨拜床下,(龐)德公,殊不令止。”能令諸葛丞相,執以弟子禮。再思丞相治國領兵,前後出師表。更有五丈原,傳《兵法二十四篇》,並“造用連弩”之法等,畢生所學於薑維。續命季漢鼎祚三十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