陛下悄悄點頭:“薊王撒下彌天大謊,難以自圓。故才急於抽身。然滿朝公卿,那個又敢接隴右之‘水火之局’。普天之下,唯薊王能左支右絀,不至翻船。朕又何嘗不想將薊王早日調回京畿,幫手協兒。隻因隴右勢如水火,稍有不慎,便萬劫不複。薊王如何能輕動。”

“若如此,明知被騙,羌人又豈能甘心。”王美人猶不能信賴。

“聽陛下之意,薊王當不會兌現。”王美人隨即覺悟。

王美人照實作答:“明知不成為而為之。隻因收與不收,皆出陛下聖裁。陛下讓妾收下,便表示此事能成。然卻需假以光陰,緩緩圖之。陛下若讓妾原封未動,將寶鈔退還。便是絕了薊王抽身之念。此事斷難達成。是收是還,便意味著薊王可否善後。”

明顯也冇有。不費吹灰之力,將遍及隴右,快速暴兵的田野巢穴,儘數剿除。為帝國開疆辟土,新納五百餘萬良民。這些妻妾成雙,後代成群,牛羊漫山,騾馬遍野,豪宅美田,豐衣足食的自耕農,便我大漢的血肉與脊梁。

隻因四年後,一千四百四十億錢中的絕大部分,皆會等值兌換成房產與田產,再賣回給羌人。

見她麵露愧色,陛下這便安撫道:“薊王之心,朕豈能不知。美人且放寬解,便是涼州被羌人苛虐殆儘,瓦礫無存。朕亦不會見怪薊王半分。”

“何故知之?”陛下不置可否。

洛陽西邸,萬金堂。

陛下又問:“薊王請美人進言,可有報答奉上。”

啥也不說了。種田吧。

瞧。這筆賬,多簡樸。

“此便是薊王高超之處。”陛下不愧是皇商,已窺破半邊天機:“羌人身處牢營,朝不保夕。又豈能將辛苦所得存於營地,徒遭人惦記。故所獲貨幣,皆存在貲庫賬戶之上。每月隻少量支取,用於度日。如此一來,每逢月初,薊王隻需命人在羌人賬戶上,添一筆薪資進項便可。至於貲庫中究竟有無這筆銅錢,那個又能曉得。”

所謂“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。又道“拿人財帛,與人消災”。收了薊王重禮,事卻未能辦成。王美人不由心生愧意。

《史記・管晏傳記》:“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,上服度則六親固。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。命令如流水之原,令順民氣。”

話說。以陛下之奪目,亦隻參透了一半。

不戰而勝,自損為零。更有一千降敵來投。一進一出,反多得一千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