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秋羅那伽,並其弟庫達那伽。”海市令亦知詳情:“國主成心宗子繼之。其弟因娶大將軍室利那伽之妹。故被國主所忌。”
上陵禮畢,薊王攜三後回宮。上陵禮,亦是“三月而廟見”。薊王玄月大婚,迎娶甘後、甯貴妃等。三月已過,故借上陵禮,行廟見。
謂“城門失火,殃及池魚”。更有甚者,將**悉數割去。島上政令之所出,皆為漢使。即便薊王南征不順。黃支國發兵問罪,已程不國亦足可自辯:皆是漢使所為,與孤王無乾。
上古嫁女,廟見之前,夫家皆暫存出嫁車馬。以備新婦無德,遣返歸家時利用。
新春伊始,百廢待興。
漢時已不見“致女”、“反馬”之禮。
萬震試言道:“若大將軍不捨,下臣再擇亦可。”
“不必。”室利那伽,目光剛毅:“貴使乃以漢儀試之。我子既勝,某亦幸甚。”
海市令答曰:“裡諺曰:‘欲投鼠而忌器。’然如大夫所言,休咎莫測,未可知也。”
“告彆。”室利那伽,遂入王城覆命。
萬震不置可否:“國主諸子,何人可繼之。”
寒冬剛過,春寒料峭。供暖尚未結束,足至陽春仲春。
蕞爾小國,擺佈逢源。亦是儲存必須。
目送室利那伽,車駕遠去。海市令言道:“公然天意乎?”
“非也。”萬震慨歎:“已程不國主早知。”
“遣子入侍”之目標,便為“求賜金印”。得大漢策封,王位視為**。凡有新王即位,皆需遣使入朝。乃至新王人選,亦多由漢廷指定。得大漢庇護,傳承有序。凡有內奸入侵,或遭內鬨,皆可求漢廷出兵,****。比方,今漢永元三年(91年),和帝納西域都護班超諫言,封侍子白霸為龜茲王。遣司馬姚光送其返國。廢其王尤利多,而立白霸。
薊王言善。
“何人上疏。”薊王笑問。
上陵禮畢,亦是開朝之期。幕府、封國,各級署寺,皆治政理事。
“莫非。已程不國主,知你我必以漢儀相試。”海市令這便覺悟。
養老金不成謂不豐富。
先定品秩。
春秋時,三月廟見後,女方有“致女”之禮,男方則有“反馬”之禮。
話說,海市歸期不決。老王便迫不及待,詔告國中。心機如何,不言自喻。然如萬震所言。大將軍室利那伽,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。
恰是“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”。萬震言下之意,室利那伽子,本就精通漢儀,入漢為侍子。可謂如魚得水。待他日老王薨後,侍子返國。何人繼位,猶未可知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