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當,可喜可賀。
相逢恰是少年時。
此,便是諸葛孔明所問,散花綾有幾色之真諦。
欲善其事,必利其器。
出薊王家邸。
“比自鳴鐘,如何?”諸葛亮又問。
馬鈞卻道:“主公言,若能水轉,則大善。”
比起翻越蔥嶺之漫漫險途。自阿逾陀國境,便可換乘木蘭大舡。日夜三千裡,“長風破浪會偶然,直掛雲帆濟滄海”。
為提花機,編撰花本。可比後代為計算機編程。無人力操縱,單憑水運構造,如何能令千絲萬縷,照本宣科,自行編織。且無有訛奪,人力莫及。
謂“萬事開首難”。特彆前三等爵,足需十二載。換言之,馬鈞連升三爵,已免除十二載工夫。再滿二載,可升不更。再滿一載,可升大夫。如此迅捷,恐不及冠,馬鈞已得顯爵。
大花樓機,將四人操百二十躡,減至二人操十二躡。
若父輩為薊人,《圩田製》分戶不析產,年二十立室立業。待位居大夫爵,當三十有六。
今季九九重陽,乃市邑首開。薊王雖未及班師。然薊國吏治,井井有條,足可稱道。必不會有失。
“‘水轉百戲圖’成否?”諸葛亮必有此問。
乘樓桑八景之“雲霄天梯”,扶搖直上。重樓高閣,儘收眼底。
“孔明,德衡。”忽聞背後大聲相喚。
“與此比擬,水轉百戲,如同兒戲。”馬鈞所言非虛。提花機,最龐大之構造,便是“花本”。女工即便爛熟於胸,尚差之毫厘。何況借水運構造之力。
九九重陽期近。薊王四海姻親,屬國使節齊聚。各使團,無有輕車簡從。皆不約而同,組龐大車隊。四海百貨,商賈雲集。話說,年前北匈奴使團,攜金銀珠玉,神駒三匹。於長安市中,贏利十億。可想而知,此番前來。四方使團,皆攜國中奇珍奇寶,滿載而來,更求滿載而歸。
百餘座,互市營地,轉由市舶寺掌管。薊王遂增設“互市署”,專掌互市營地。
此舉大善。薊王欣然允之。更有甚者,流民營地,皆立於交通要道,或水陸通達之處。便於來往,是其一。遠避國中親信要地,乃其二。
親眼得見,旋風砲什物。一眾老友,不由嘖嘖稱奇。周瑜細問構造道理。馬鈞知無不言,言無不儘。
九九重陽前後,自主冬前。薊國城港,人滿為患。唯恐大疫傳播。右相耿雍,遂奏請薊王,將先前各處流民營地,悉數辟為互市之所。如此,龐大商旅,無需入城。隻需入互市營地,便可與薊商買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