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董卓此人,粗鄙無謀。竟有如此大能。倒是我小覷了。”何後言道。
本覺得需合二家之力,方能湊夠數千兵馬。豈料單單南匈奴,便出兵三萬。抱著多多益善的心機,董卓按既定運營,趕來鮮卑屬國一試。
“當摧枯拉朽,一戰而勝。”何進豪氣自生:“胡騎勇健,遠非賊寇能敵。”
“稟皇後,幷州牧董卓,已從南匈奴、鮮卑屬國,借來精騎四萬。並麾下五千盧水義從胡,及州縣郡兵。麾下已有五萬精兵。”大將軍何進喜道。
“商定何時起兵。”何後又問。
須知,新帝亦有外戚。
今時本日之薊王劉備。天下豪傑,撫心自問。另有何人敢稱與薊王“並驅中原”。
一夜無話。
“臣,亦如此想。”何進麵色如常。話說薊王披喪送親,雖殺儘府中死士,卻終歸未傷何氏一人。新帝繼位,洗濯期近,當以大局為重。
汝南袁氏,袁安,章帝時為司徒,子袁敞為司空,孫袁湯為太尉,曾孫袁逢為司空,袁隗為太傅,四世居三公位,人稱“四世三公”。
“皇後……所言極是。”何進亦不諱飾。何氏一門,先前不過南陽一屠戶。今位極人臣,不恰是賤買高賣,好處互換,一步步走到明天。
“薊王欲表涼州刺史閻忠為涼州牧。大將軍覺得如何?”何後又問。
得知幷州牧董卓,輕騎來見。鮮卑十四部大人,不敢怠慢。出城十裡相迎。
“可與‘白波’一戰乎。”何後問道。
自薊王幼年時領兵北上,與檀石槐血戰白檀。鮮卑大單於盛年而薨,鮮卑就此分裂。鮮卑十四部,南下投奔漢庭。時為臨鄉侯的薊王劉備代“鮮卑十四部”上疏,請立“上郡奢延屬國”。得以療攝生息。
“涼州乃大亂之地。棄不敷惜。然廢史立牧,局勢所趨。薊王此舉,乃順勢而為。”何進言道。
或有人問。諸如公孫瓚、公孫康,皆梟雄也。如何肯甘居人下。久必自主,盤據稱雄。
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。
十四部大人用鮮卑語低聲商討後,仍由那位大人言道:“我等可出精騎一萬。自備三月糧草。”
搬家西園,為先帝守喪的靈思皇後,與大將軍何進、河南尹何苗垂簾相見。
日上三竿。董卓這才酒醒。匈奴王殷勤接待,三今後依依惜彆。馬不斷蹄,沿奢延水,入十四部鮮卑屬國。
“王上既如此,我二人又豈敢置身事外。”擺佈二賢王,亦指天為誓。與匈奴王同進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