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郭,平悲觀,平樂館。
曹操亦起家擁戴。然心中如何著想,便不敷為外人道哉。
見世人神采各彆,氣勢全無。張儉高深一笑:“我等為朝除患。薊王必不會禁止。”
張儉貴為九卿,又是衣帶詔建議人,自當居於長官。
隻因“代漢者,乃宗王也”。
“諸君請坐。”環顧世人,張儉風輕雲淡,名流風騷。
黨人,多著王謝。今黃門勢弱,不敷為患。隻需掃清貴戚,令黨人執掌大漢朝堂。如此自上而下,再續削藩國策。按捺諸侯,拔擢王謝。與會世人,方有一線朝氣。
曹操踐約而至。與袁紹、袁術等人,不期而遇。相互心照不宣,皆收到暗中傳信無疑。與一眾高朋,各色人等,共入平悲觀。赴黨魁高會。
不得不說。於吉解讖之語,看似阿諛薊王。實則亦將鋒芒,指向天下諸侯。
“大河南北,各有七國。”山陽太守袁遺,起家言道:“若趁亂髮兵,代漢而立。再無我等家門長幼,立錐之地。”言下之意,眾皆心領神會。一旦諸侯並起,逐鹿中原。首當此中,便是攻破豪強大姓塢堡,儘取輜重糧草,並強征青壯參軍。如此以戰養戰,蠶食蠶食。大漢十三州,遂被漢室宗王朋分。
“少府所言,字字珠璣。”董卓抱拳呼應。
世人各自點頭。
張儉舉重若輕,名流風騷:“然也。”
再沉思。單憑黨魁一己之力,如何能收羅天下群雄。不料衣帶詔,竟有如此神力!
待世人落座,忽聽有人出聲:“薊王臨朝,如之何如。”
各自交頭接耳,神采各彆。不時掃過舍內群雄,目光閃動。
王匡本是大將軍何進府掾。先前隨大將軍何打擊打南北二宮,恨何苗未曾著力。乃至功虧一簣。累何進喪命,更殃及池魚。
“謝少府。”世人各自落座。
見張儉言之鑿鑿,曹操不由皺眉。莫非……
“少府所言,字字珠璣。”世人齊聲照應。
故豪強大姓,纔有儲存之機。
見機會已到,張儉遂起家言道:“關東狼籍不休。各方‘虎視耽耽,其欲逐逐’。我輩宜當力挽狂瀾。焉能坐視大亂將興,社稷無存。”
袁紹等人,麵露憂色。曹操卻驚奇不定。孫堅怎會在此,更與黨人同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