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亦無益好。”郭嘉打趣道:“長沙兵素以英勇著稱。《史記?司馬相如傳記》載‘瑌( ruǎn)石武夫’。疏雲:‘瑌石出雁門,武夫出長沙也。’便是指長沙卒。”

“武陵太守乃曹寅。”市吏亦有記錄。

展開一觀,頓時淚灑當場。

郭嘉笑問:“明廷欲納南蠻乎?”

“今,長沙太守,是何人也?”郭嘉問道。

“武陵太守又是何人。”

“當屬荊州處置朱治。”市吏答曰。

漢壽縣,前漢時為武陵索縣地。今漢陽嘉三年(134年),改索縣為漢壽縣,取“大漢江山,萬壽無疆”之意。位於洞庭湖西畔,既是荊南山區向洞庭平原過渡之地,又是各大水係注入洞庭湖必經之所。扼控漢壽,從防備及安定武陵蠻亂而言,乃上佳之選。

今漢複置長沙郡。改撫睦為臨湘縣,為郡治。附屬荊州刺史部,下轄:臨湘、攸、茶陵、安成、酃、湘南(侯國)、連道、昭陵、益陽、下雋、羅、容陵、醴陵十三縣。凡戶二十五萬五千八百五十四,口百五十萬九千三百七十二。

殷商之世,長沙屬揚越之地,為百越分支。春秋戰國時,長沙又屬楚國黔中郡。秦始設長沙郡,前漢另置長沙國。

東曹掾,官名。前漢丞相府,今漢三公府皆置。自三公至郡縣,皆有掾屬,職員由主官自行選用,無需朝廷任命,長官與屬吏有君臣名分。太尉府東西曹掾,秩比四百石,月五十斛。西曹掌府史署用,東曹初出督為刺史,後掌二千石長吏遷除及軍吏。屬為副曹官,二百石。

“官方傳說,高辛氏之犬名曰盤瓠(hù),帝妻之女,乃生六男六女,自相伉儷,是為南蠻。厥後滋蔓,今長沙、武陵蠻是也。與西南夷(雲貴一帶蠻族),高低照應。穿山越水,聚散無常。”郭嘉答曰。

“此其一也。南蠻山越,同氣連枝。王上少時南下,堆錢伐賊。平二郡山蠻之亂。後強宗驍帥,舉族北上,遷入薊國安居。若能得王上一道聖旨,則大事可定矣。”郭嘉言道。

“正有此意。”宋奇笑道:“益陽不過一縣之地,然南蠻卻遍及荊南四郡。若以益陽為基,合眾南蠻。則荊南四郡之土,當可為王上一用。”

薊王門下署,亦設諸曹。東曹掾,六百裡授予郭嘉。秩千石俸,遠非太尉府可比。

“若得荊南四郡,荊州半幅支出囊中。再有薊國明輪船隊,來往大江南北。薊國風景,源源舶來。久必歸於王化。”郭嘉已會其意:“‘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’。於我主而言,可謂‘名不虛傳’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